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04  作者:会务组

  2016年9月23-25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学会与云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来自全国80多个科研院校的参会学者235人,有汉、维吾尔、仡佬、彝、蒙、土家、回、藏、侗、苗、纳西、壮、白、瑶、满、哈尼、朝鲜、布依、傣、水、达斡尔、裕固等22个民族的学者参会。

  开幕式

  致辞: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光明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朝戈金

  主持:李骞(云南民族大学)

  记录:邱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开幕式上,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光明致欢迎辞,介绍了云南民族大学的情况,对本次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表达了美好的祝愿。随后,朝戈金会长致辞,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希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更加多元化,能够不断从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学资源中反思并提出新的问题。

  邱婧 摄

  朝戈金 摄

  开幕式之后,会议进入小组发言讨论阶段。会议分为四个小组,即作家文学学科发展及批评(第一组)、作家作品论探讨(第二组)、古代现代以及民间文学交叉学科(第三组)、民间文学(第四组)。每个小组的讨论又分三个时段,即24日上午、下午以及25日上午。

  24日上午,第一组

  主持:罗宗宇(湖南大学)

  记录:邱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陈祖君(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现代转型中的媒介作用》阐释了少数民族文学在当代的转变中媒介所发挥的作用,文学期刊对少数民族文学转型起到重要的作用。

  李晓峰(大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值得注意的倾向》提出,如何关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祖国认同及其表述方式十分重要。他提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学是贡献给中国思想史的资源,费孝通也曾提出文艺工作应为少数民族文学服务。

  李晓伟(山东理工大学)《海峡两岸80后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断想》对两位80后少数民族作家阿索拉毅与沙力浪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进行观察,发现“对祖先的溯源”与“对当下的关注”相互交叉的两个维度。

  李长中(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去民族性问题》认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中存在着一些去民族性的倾向,在研究中,西方话语不应原样照搬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中。如何构建开放的,流动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邱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现代文学时期的少数民族诗歌》认为现代文学时期的少数民族诗歌属于多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显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又包含了现代新诗与域外文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了多元文化的混杂性,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建构提供了研究资料。

  张凡(石河子大学)《乡愁母题的诗意建构》认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双语创作因复合性的语言环境而发展生长,并以哈萨克族作家的双语创作为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24日上午,第二组

  主持:杨彬(中南民族大学)

  记录:彭超(西南民族大学)

  白浩(四川师范大学)《淡是一种味道——次仁罗布小说的启示》从信仰的角度次仁罗布小说美学的淡,比较了八十年代先锋文学与当下的通俗文学的异同,写出其小说叙事艺术的的“留白”和“淡”,指出其在当代藏族文学中获得特殊意义。

  胡学炜(西北民族大学)《藏族女性作家作家作品“铁匠的女儿”原型分析》认为在传统藏族社会中铁匠的女儿具有职业等级差别和性别的双重被歧视身份,藏族女作家以女性的视角关注民族历史和藏族女性,“铁匠的女儿”原型的塑造是对阶级公平、人性尊重、独立意识的呼喊。

  马金龙(中央民族大学)《当代回族小说的话语建构:以小说为例》从新中国成立强化国家认同的“非回族化”话语建构与新时期以来凸显民族性的回族化话语建构两方面谈回族文学对“边缘化”的反抗。

  颜水生(贵州民族大学)《论新时期少数民族作家城市叙事类型及意义——以张承志、鬼子、陈村的文学作品为例》从“城市瘟疫与浪漫主义追求”,“城市悖论与现实主义关怀”和“城市感觉与现代主义探索”三方面论述新时期少数民族作家的城市叙事类型及其意义。

  杨荣昌(楚雄师范学院)《穷根究源的理论寻绎——论刘大先得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学的艺术性归纳”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反思”和“国家安全战略关照下的前瞻性思考”三方面谈论刘大先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余刚(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征》从“原生态与本真美”“苗寨民俗、风情之奇观美”“神灵图腾之神秘美”论述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征及其国内外影响。

  张艺馨(中南民族大学)《<歌棒>:多民族文化元素 “嵌入式”写作的可能》对土家族作家叶梅中篇小说《歌棒》进行个案研究,通过一次引人瞩目的嵌入式写作,尝试将不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符号移植到本民族中,体现出指向多民族文学的策略和艺术探讨。

  张中旭(中央民族大学)《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研究情况综述》从艺术学等角度对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及其相关学术研究作综合归纳,指出目前研究缺乏学科史的研究和前沿性研究等不足。

  李伟《回族作家马金莲小说论》从宗教伦理等角度切入分析,指出回族作家马金莲乡村经历造成小说的乡土性,着重表现回族农民的韧性,不同于当下的苦难叙事,多抒写正能量,叙事风格唯美,采用儿童女性等全知的叙事视角,创作数量丰富,具有积极的价值。

  24日上午,第三组

  主持:赵志忠(中央民族大学)

  记录:黄鸣(中央民族大学)

  宝音达(新疆师范大学)《文化的传承与文学的创新——简论新疆蒙古族文学创造的文化底蕴》探讨了解放后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文化底蕴。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之间的影响、对古典文学精粹的继承、对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描写、文学创造与文化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丁燕、贺根有(内蒙古科技大学)《藏传佛教的生态内涵——以郭雪波的生态小说为例》介绍了藏传佛教的定义,在内蒙古的传播和盛行的情况,其契机如因缘和合论、众生平等观与因果报应、戒杀护生观均与蒙古传统相吻合,且符合其生态内涵。论文以郭雪波小说《沙狼》、《沙狐》、《沙葬》、《大漠魂》等为文本,来参照说明。

  高人雄(西北民族大学)《佛经偈颂的哲理诗特征:以康僧铠所译<佛说无量寿经>为例》由玄言诗引起问题,因玄言诗中渗透的佛教思想,至今梳理不清。本文从文学与文化交流的角度,以西域僧人译经中的偈颂哲理性为观照点,发掘其哲理诗特征的文学意味。文人接触佛教译经增多,自然会给其文学创作带来影响。本文探讨了其由果导因、直陈其理、设比述理、逻辑严密诸特色。

  黄鸣(中央民族大学)《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论河中地域与耶律楚材的河中诗》讨论了河中地域与耶律楚材河中诗的基本情感倾向与诗歌内涵,探讨其心路历程,以及其在河中与丘处机的文学交游。

  李锋(中南民族大学)《〈云南丛书〉中有关少数民族文论文献的研究价值》介绍对《云南丛书》中少数民族文论文献的整理,指出其文体多,包括序跋、诗话、评点、论诗诗等;数量大,是待发掘的宝库,对重写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史有参考作用,亦可见出云南自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对其文化政策改变的轨迹。

  米彦青(内蒙古大学)《北疆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诗歌写作与文学价值——清代文学的另一种时代风貌》探讨清代文学在北疆的演变特点,如游牧文化精神与农耕城市文化的结合,蒙古族与汉族文化的交融与相互认同。在个体生命体验上,诗人的诗歌内质与北疆的风格相吻合。并探讨了清代文学中体现的中华一体文化使命感,以及其多民族跨地域的文学创作特质。

  徐希平(西南民族大学)《〈羌族文学史〉编撰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对《羌族文学史》体例、内容设置、分期、其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特点与发展规律进行了概述,并对其修订的情况作了介绍。

  尹晓琳(长春理工大学)《辽代中期契丹族汉文创作中“经世致用”观念的体现》立足于辽契丹族君臣文学创作的个案分析,从文学的社会政治功用的彰显、“诗可以群”的演绎、政治教化观念的诠释等几个方面研究了辽代中期契丹族汉文创作的经世致用特点。

  赵延花(内蒙古大学)《论胡仁乌力格尔对明清小说的传播》以胡仁乌力格尔艺人的创作实践为基础,研究了胡仁乌力格尔传播明清小说的形式、内容,以及明清小说在传播中的变化与重构。

  24日上午,第四组

  主持:钟进文(中央民族大学)

  记录:霍志刚(中央民族大学)

  和跃(云南师范大学)《彝族神话中的道德意识对彝家新寨建设的意义》认为,彝族神话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对彝族的历史和社会发展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这篇文章主要谈三个方面:一是彝族神话中道德意识的主要内容,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彝族神话中的道德意识对彝家新寨建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对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如何丰富神话的德育途径,要巩固神话的仪式功能、发挥新媒介的作用、注重神话对学生群体的德育功能。

  霍志刚(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化背景下的满族民间叙事传统——以北京怀柔喇叭沟门满族乡为个案》认为民间叙事传统承载着民众的历史和集体记忆,现代化浪潮对其冲击巨大。以往民间故事研究侧重于故事村和重点讲述人的研究,较少关注民间故事分布不是很集中、没有列入非遗名录的民族地区民间叙事,而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北京喇叭沟门满族乡便是一例。笔者进行了两次实地田野调查发现现代化对该地区民间叙事传统产生了冲击,也孕育一定契机。一方面现代化造成了满族乡空心化,现代娱乐方式使故事讲述失去了原有魅力,民间叙事的生活属性逐渐丧失,现代科学知识冲击民间信仰动摇了部分叙事传统的根基,新农村建设搬迁也对故事传承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现代化背景下,故事资源也在旅游中得以再利用,部分讲述人在民俗接待中积极参与,故事讲述也富有生动性和创造性,具有一定的“光晕效应”。民间叙事在村落文化建设和满族乡文化认同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与保护民间叙事资源。

  李鹤(中国社科院)《白族神话研究百年钩沉》指出,现代意义上的白族神话研究历史有百年左右,相关探讨包括白族神话的内容构成和神话体系,神话的载体和讲述传承方式等。20世纪50年代以前学者们的研究研究内容奠定了白族神话研究的对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论著增多,白族神话搜集与三套集成同步,赵儒等出版了相关论著。近年来白族神话研究集中于母题、族属、神话与自然环境、民族心理、宗教等。

  林安宁(广西师范学院)《壮族<麽经>灵魂叙事与花山岩画研究的新途径》试图从壮族活态文化来研究花山岩画。花山岩画中的众多人物与动物图像,与《麽经》中的灵魂叙事存在宏观对应关系。花山岩画周边居民与古代居民相比已经发生变化,应该在更广阔壮族地区找出壮族文化与花山岩画的关系。壮族祭祀、《麽经》与花山岩画可能有对应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实证研究。

  柳舒(云南大学)《民间故事的伦理观表达——以傣族灰姑娘故事为例》这篇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灰姑娘故事表层叙事中的因果报应,邪恶的后母在结尾往往受到惩罚;第二部分讨论了深层结构中的女性家庭伦理,引用了格雷马斯行动源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后分析了现实生活层面的指涉,傣族灰姑娘故事有自己特色,都发生在水边,多出现傣族的风物等。

  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从神话母题看汉族与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关联性——以黄帝神话与檀君神话为例》认为神话是关于神的叙事,是一个民族的梦。通过母题研究可以将黄帝神话与檀君神话联系在一起,都有不平凡的出生,都是始祖,都是神,都有名号,居神山,建邦国,设历法,长寿等。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起源追溯到祖先神。黄帝神话与檀君神话具有诸多同质性的表现与特征,都是历史记忆中积淀形成的始祖文化符号。两者关联性有地理因素与文化交流、体现民族信仰建构的文化需求等。

  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日”的语音变化看中原与周边民族神话的关系》试图建构中原上古神话的体系,并探讨其对周边民族神话的影响。“日”在汉藏语系很多民族是同源的。汉语“日”的上古音演变为诸多不同的音,其中的ni与ji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人在这两个音后面加上表示圆形的uo音,因此古代汉语称日为 ni-uo或ji-uo。本文列了上古神话人物演变的图标,可以参考。在中原与周边的民族中,有关的神话保留了这两个音的痕迹。从这些语音可以看到中原与周边民族神话的传播关系。

  向柏松(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创世神话系统形态构成分析》通过8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调查发现中国也有系统性的创世神话。对创世神话按历史分阶段的话,有三个时间段:一是农业社会形成前不成体系的神话;二是农业生产后人们系统综合思维能力增强,开始有了系统化的神话;三是民族形成后民族凝聚力需要产生大量系统神话。这些创世神话按形态划分又可分为原生形态与衍生形态等。

  朱安女(大理大学)《论白族古代女性民间故事碑刻书写特点及文化意蕴》认为,白族古代女性民间故事碑刻书写采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塑造出具有高尚道德的美丽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与白族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有对女性神的崇拜。白族碑刻书写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发言之后,本小组进入讨论环节。有学者请教朱安女白族古代碑刻与现代口传民间故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她回应两者有一定关联性,可能有影响,区别在于碑刻书写具有书面文学的特点,而民间口传故事有口头性特点。巴莫曲布嫫评议说,白族文献使用要尊重原文,在时代划分上也要分清南诏、大理等历史时期。可以将古代碑刻与现代口传民间故事进行比较分析,加深研究的深度和意义。花山岩画等古代文献资料与当代文化联系研究要慎重。吴晓东的文章从词源学研究神话,是很重要的语言学方法,在方法上应该引起学术界重视。

  24日下午,第一组

  主持: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

  记录:汪荣(海南大学)

  本组有多篇论文涉及媒介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凸显了文学杂志、网络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此外,“多民族文学”、“诗学理论”、“生态思想”等议题涉及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构问题。

  晁正蓉(新疆社会科学院)《中国百年<福乐智慧>文学研究史》对近期成为热点议题的《福乐智慧》进行了学术史研究,梳理出百年来的发展脉络。通过整合民汉语的各种材料,从文学与美学的角度对《福乐智慧》进行了系统性梳理,而这一面向恰恰是早先研究中较为缺失的。

  胡沛萍(西藏民族大学)《关于“地域写作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一点思考》认为,在地域写作中存在着作家创作同质化、个性模糊,以及只聚焦在本民族自身、视野狭隘的问题。这具有超越本民族的眼光,在差异性中寻找共通性。

  金春平(山西财经大学)《民族化自然哲学的现代性构建——论当代西部少数民族文学的生态思潮流变》认为,生态问题是现代化危机的表征,在前现代与后现代思潮之中存在着吊诡。造成生态原因是多重的,拯救也是生态思潮的重要议题,动物叙事则在另一个层面上反思了人类中心主义。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作者提出了“弱势人类中心主义”。

  龚举善(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文化生态价值论》认为,媒介对文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拓展了文学的范畴,调节了文学的格局,是一种文学当代性的体现,对建构新的文学生态提供了可能。

  芦信珠(山东女子学院)《论朝鲜族农民作家朴善锡小说的社会批判意识》:朴善锡是一个农民身份的作家,具有朴素的文学创作意识,这突出体现了社会批判性上。这具体体现在对社会官僚的腐败、对社会不良风气、对社会消极思想三个维度的批判上。

  罗宗宇(湖南大学)《<民族文学>(1981—2010)与新时期以来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通过对《民族文学》杂志的追踪考察,讨论了文学与杂志媒介的关系问题。《民族文学》在创作发表、培养作家、文学批评与翻译介绍等方面对推进民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马梅萍(兰州大学)《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论“多民族文学”观突围民族文学“入史”困境的现实意义》提出,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学整体中到底应该放置在何种位置?“入史”本身成为重要的问题,而“多民族文学”的现实在于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向,从同质到异质的转换,从一元到多元的突围,起本质是一种对多样化的呼唤。

  罗庆春(西南民族大学)《当代少数民族诗学理论的建设》认为重新思考少数民族汉语书写十分必要。在跨语际、跨民族的文学实践中凸显了少数民族诗学理论的重要性。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到母语诗学的传统中,去进行现代转化和汉语变革,而少数民族诗学理论的建设对于汉语新诗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王玉焦(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抒情性作品发达现象探析》认为,文学的网络化趋势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文学抒情性作品发达的重要原因是网络媒介叙事的滞后性,而网站运营的具体操作也对文学产生影响。

  魏春春(西藏民族大学)《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化表达》将视线聚焦在西藏文学期刊中的“主旋律”表达。文学期刊参与了当代政治文化的建构,而文学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记录当代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功能,尤其是当“庆典”性的专辑出现时。

  卓玛(青海民族大学)《新世纪藏族汉语小说的叙事表情》追踪新世纪以来藏族汉语小说的新趋势和新走向,用广阔的视野勾勒了新的文学图景。具体到万玛才旦和龙仁青身上,则体现了母语文化思维和叙事艺术的双重变奏,在叙事艺术上具有超越汉语主流作家的艺术水准。

  24日下午,第二组

  主持:陈思广(四川大学)

  记录:林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艾翔(天津社会科学院)《作为九十年代多义性闭合的开端——重读<游牧长城>、<心灵史>》以《游牧长城》、《心灵史》两部作品之间的千丝万缕关系,观察草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张承志创作中的巨大作用,并且解释了两部作品的互相影响的几方面内容,尤其对张承志的民族性质文学写作与主流写作之间的关系嬗变倾注了更多的关注。

  曾利君(西南大学)《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从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出发,从创作理念、文学理念等观察阿来作品中的外来元素。同时探讨了阿来对民族生活文化的书写的态度,以及阿来小说创作有无魔幻特征。

  杜国景(贵州民族大学)《第一代仡佬族作家的历史性、民族性与当代追求》从历史出场、本民族的民族性问题和当代追求三大方面探讨第一代仡佬族作家在当代的发展特点。

  郭晶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叶广芩满族题材小说双构性叙事策略研究》从叶广苓的工作经历切入作家对满族文化的自我解读、并从叶广芩的家族系列、京剧系列小说探讨满族文化衣、食、住、行的几个方面的内容,揭示满族文化在当代如何传承与发展。

  郭景华(怀化学院)《文化自觉与民族历史文化的价值重构——从<湘西秘史>、<巫师简史>到<铁血湘西>》从沈从文的湘西书写传统,以三部长篇小说探讨新世纪湘西作家对该传统的传承与更新。其中涉及作家文化自觉、中国百年来文学的各种传统、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传统等方面内容。

  贾颖妮(广东金融学院)《弱势他者的创伤与反抗:论潘雨桐东马系列小说》从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文化状况切入介绍大马华人作家潘雨桐的系列小说,通过丰富文本内容的呈现,观察弱势群体(主要是大马原住民)在历史洪流面前的多样经验。

  林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回归与革新:新世纪中国新农村建设之路副本》从精准扶贫这个时下热门话题切入,结合新一届骏马奖获奖小说《白虎寨》探讨新世纪中国新农村建设之路所遇到的系列问题,其中包括对乡村人才缺乏与使用、农村之苦的背后逻辑两大方面的思考。

  发言结束之后,主持人陈思广教授进行总结,希望各位学人的关注点更多回到文学本身,以此为生发点,加入更多的关于民族文学本身思考,继往开来,收获更大进步。

  24日下午,第三组

  主持:王锋(宁夏大学)

  记录:吴刚(中国社会科学院)

  赵志忠(中央民族大学)《<红楼梦>与满族文化》认为,曹雪芹是满化了的汉族人,也可以说是满族人。《红楼梦》体现着满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展现出满族骑射、服饰、饮食、礼俗等民俗文化。

  栗军(西藏民族大学)《从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文本发展演变看各时代艺术取向的变化》通过对四个时期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文本展现与梳理,分析时代对仓央嘉措诗歌发展演变的影响,阐释了仓央嘉措诗歌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魅力。

  阿曼古丽·衣明(西北民族大学)《影响研究视角下的维吾尔小说<探索>与俄罗斯小说<当代英雄>之对比》比较了维吾尔族著名作家祖尔东·沙比尔的长篇小说《探索》与俄罗斯著名作家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从互文性角度指出两部作品之间的联系。

  刘亚娟(暨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的概念生产与话语生产》对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古代文论不同概念和话语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多重对话与沟通为中国文论研究带来诸多可能。

  马卫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诗史:表象的象征与深处的情感——论电影<赛德克·巴莱>的以诗叙史》评述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认为该影片以诗叙史,充分运用诗性的叙事与镜头语言,呈现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人物灵魂深处的伤痛与悲怆,成为寻找反思人类苦难、化解族际怨愤的有效之道。

  吴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敖拉·昌兴巡边诗文考述》讨论了清代达斡尔族诗人敖拉·昌兴的《巡察额尔古纳、格尔毕齐河》《巡边即兴》《官便漫游记》等巡边诗文抄本情况,分析了文本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

  周锦国(大理大学)《有“大家”风范的清代白族著名女诗人苏竹窗》梳理了清代白族女诗人苏竹窗的人生经历,对其叙事感怀、写景抒情的诗歌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诗歌艺术特色。

  周凌玉(贵州民族大学)《大屯土司庄园与彝族余氏作家群》从文化空间角度分析了大屯土司庄园中的彝族余氏作家群,并通过彝族余氏作家群阐述了大屯土司庄园的文化意义。

  24日下午,第四组

  主持:肖远平(贵州民族大学)

  记录:黄璜(云南大学)

  高健(云南大学)《从开天辟地到“解放”来了——佤族司岗里神话的历史表述》认为社区生活中的佤族司岗里神话本身是一种历史叙事,主要表现为对宇宙起源结构的重复、对祖先的追溯、对他者差异的尊重及对社会变迁做出的调适。

  黄璜(云南大学)《拉祜族“古根”调的叙事学研究》,本文从叙事交流、叙事序列和文化内涵三个角度对拉祜族“古根”调口头文本和书面文本进行了叙事学分析。探讨了民间叙事的神圣性建构和民间传承中的双向互动。

  黄中习(广东金融学院) 《壮族<布洛陀史诗>:南方少数民族典型的复合型创世史诗》,本文认为《布洛陀》兼有神话史诗、创世史诗和文化英雄史诗的特点,是壮族的复合型史诗,兼有诗性、史性及多元素文学艺术特色。

  李冬(云南大学)《<达古达楞格莱标>史诗的民族文化解读》认为德昂族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其原始民族文化的典范,以茶叶创世为中心对万物起源、人类发展、文化创造等诸多方面的论述蕴含着早期先民的万物有灵和人类中心观念。

  李斯颖(中国社会科学院)《壮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兼论田阳布洛陀文化产业链的打造》探讨了非遗文化产业打造过程中布洛陀传承人及其叙述的缺失,建议从布洛陀史诗及其传承本体出发,推进产业文化的打造。

  刘兴禄(凯里学院)《族群文化记忆的再现——试谈史诗写本<苗族古歌>中的民俗文化描述》认为《苗族古歌》是族群文化记忆的再现,饱含着挥之不去的民俗文化,呈现在写本中的民俗文化既有客观真实的一面,又有时代性和个人性烙印。

  屈永仙(中国社会科学院)《傣族叙事长诗中常见的母题和程式化诗行》认为傣族叙事长诗拥有数不胜数的母题和大量的程式化诗行,这些母题反映了傣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傣族历代歌手和诗人不断创编和演唱的动力。

  王治国(天津工业大学)《“一带一路”战略下<格萨尔>史诗域外传播的翻译话语体系解析》指出活态史诗《格萨尔》历经口头传承、文本传播与数字传播的媒介嬗变,涵盖了人类文化变迁的三个阶段,呈现出媒介融合的态势。

  罗文敏(西北民族大学)《问题的抛出与滤清:中国史诗研究借鉴——从纳吉<荷马诸问题>第一章谈起》聚焦于《荷马诸问题》第一章,从纳吉在荷马研究中对一些敏感问题的论述,思考了纳吉的治学之风及在口头传统研究方面的启示。

  周阳(中南民族大学)《三大方言区苗族古歌“创世叙事”文本比较》从内容构成、结构体系和叙事古朴程度三个方面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方言区的苗族古歌“创世叙事”文本进行了比较,认为古歌生成语境、传承方式和专家采集等多种因素决定了其叙事差异。

  25日上午,第一组

  主持:李晓峰(大连民族大学)

  记录:晁正蓉(新疆社会科学院)

  黄玲(云南民族大学)《生态学视域下的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从生态文学角度介绍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学创作,比如景颇族和独龙族文学。获骏马奖的人数并不少。人与动物植物自然界的关系被表述在人口较少民族的创作中。

  李骞(云南民族大学)《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民俗记忆》讲述了当代大凉山彝族诗歌中的民俗记忆,比如毕摩文化影响了凉山彝族诗歌的创作。认为这是民族诗歌走向世界的动力。

  李斌(普洱学院)《云南藏区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论》分析了云南藏区少数民族诗歌的创作情况,指出本地区诗歌创作与诗歌研究力度和深度均还不够,进一步指出文学创作的困境。

  李翠芳(南京财经大学)《文学史书写与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化》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史对于少数民族文学书写的几种方式,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化问题。

  涂鸿(西南民族大学)《在形式的解构与建构中自觉选择》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翻译以及文学研究问题,并以重庆市苗族文学和土家族文学创作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汪荣(海南大学)《作为方法的“多民族文学”:文化交融与家园想象》提出了多民族文学和多民族国家之间的同构关系,提倡从多元研究领域重新反思多民族文学的意义,以及探讨民族交往与民族经验在民族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王红彬(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少数民族文学的影视改编》提到了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改编情况,并以丰富的案例来分析小说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如何看待和判断影视改编的意义和价值。

  张春植(中国社会科学院)《朝鲜流亡文人的身份认同变化与朝鲜族移民文学》提及朝鲜流亡文人或移民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以三位作家为例,考量朝鲜族文人在中国的身份认同问题。

  25日上午,第二组

  主持:杜国景(贵州民族大学)

  记录:杨荣昌(楚雄师范学院)

  丁琪(天津社科院)《阿云嘎的<满巴扎仓>与游牧美学》认为,《满巴扎仓》溯源而上寻找民族源头性价值观念和文化根脉,强化蒙古族的智慧特征、戒贪念的道德伦理和崇尚力量的美学取向,在语言、地域、族群和文化体系等方面具有开放和跨界意识。

  吕兴(中南民族大学)《自强不息 重情好义——论当代回族小说的家教观》指出,回族长辈注意教导后辈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追求事业中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教育后辈要善良、真诚、与人为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后辈要抵御金钱的诱惑,在追求财富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品格的追求。

  吴雪丽(西南民族大学)《两种西藏表述的文学启示及其问题——从扎西达娃到次仁罗布》从扎西达娃的《骚动的香巴拉》到次仁罗布《祭语风中》在“如何讲述西藏”经历了从寓言书写到现实关怀,从宏大的族群历史到日常的个人叙事的转换,其背后也联系着自198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历史叙事伦理的转换。

  杨彬(中南民族大学)《现实性、民族性、主旋律——评第十一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奖小说<白虎寨>》指出, 《白虎寨》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土家族山寨的新农村建设图景,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现实性和民族性相结合,展示新一代少数民族农民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精神。

  赵莲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热土上的坚守——浅析黎族作家王蕾的创作》认为,王蕾在作品中借鉴黎族民间文学描写本民族社会生活,在文化乡愁中呼唤民族文化,以女性独有的视角,通过带有文化符号的外在物象的描述,发扬黎族人的文化精神。

  朱静(贵州民族大学)《<花村>与仡佬族作家王华的乡村忧患意识》指出,《花村》描写贵州偏远地区一个小村落在无可回避的现代化进程中作出的整体牺牲,揭示了乡村文明走向溃败的现实与当代社会的悖论性困境。

  罗庆春(西南民族大学)《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思考》认为,研究生的文学阅读要补救,获得真实的文学感觉。要尝试文学写作,训练文学的基本功底,寻求诗性的对话,回到文本本身进行扎实的文本细读。

  聂晰(贵州民族大学)《论吉狄马加<我,雪豹……>中的“雪豹”精神》认为“雪豹”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生命意识和宗教意识。

  黄树荧(贵州民族大学)《从比较视角分析苗族、布依族、彝族英雄叙事长诗的差异性》认为,《亚鲁王》《安王与祖王》《支格阿鲁》三部英雄叙事长诗均表现了不同的特点。

  主持人杜国景教授点评:一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要坚持点和面的结合,找到作家文学与主流精神的关联性,从更高角度把握,扩大其影响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制约很多,找到与主流思潮的契合点,容易被主流学术期刊接纳,让新生少数民族作家找到定位。二是怎样谈论民族性,鬼神文化中的“祛魅”与“复魅”,后者的价值何在?鬼神不是作泛文化审美,是一种抢救,“救魅”。如果怎么样来复魅思考不清,就只能泛泛而谈民族性,无具体指向,研究无法走向深入。

  25日上午,第三组

  主持人:高人雄(西北民族大学)

  记录:刘亚娟(暨南大学)

  可布拉江.买买提《<福乐智慧>中的清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通过对《福乐智慧》清廉思想的探讨,认为清廉根基在于自觉禁其私欲。清廉、正直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何易展(四川文理学院)《论<诗经>“二南”与少数民族文学传统》从地域文学视角对“二南”进行分析,认为“二南”所表现出来的对南方民族文化的透视与描写,极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学的抒写范式。对南方楚辞、乐府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莉(湖北民族学院)《恩施地域风情之奇美与土家族作家创作之匠心》认为恩施土家族作家是别具风格的一个群体,作品中对自然景观、民族心理、生死观等的表现呈现出野性美、风情美、人性美等别样的风情,极富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

  农丽婵《农冠品诗歌历史叙述和族性写作维度研究》认为农冠品的诗歌显现出两种不同的族性写作维度:回归自我的共时性写作和遵从他者的历时性写作。这两种族性写作普通存在于当代壮族诗歌的创作中。

  唐星(西北民族大学)《礼乐因素对北周宗庙歌辞创作的影响》以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北周在文化史上地位重要,宗庙歌辞最能反映北周王朝对文化的态度,具有胡汉杂糅的特点,与雅乐关系密切,在语言、体式上体式上趋近音乐表演形式。

  任红敏(安阳师范学院)《北方草原文明及西域商业文明对元杂剧创作影响》认为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与西域商业文明、蒙古统治者对戏曲歌舞的爱好与关注为元杂剧产生、创作以及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杂剧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吴道毅(中南民族大学)《论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等基本政治理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诉求与宗教情怀等角度探讨少数民族作品中的人文思想。

  胡蓉(西北民族大学)《从述善集看元代理学对西夏遗民的影响》指出,《述善集》收集了元明之交濮阳西夏遗民的多钟著作,其中的诗文立意于“善”,蕴含丰富的理学思想。是元代后期理学通俗化、实践化的缩影。该文提出“元代理学的西北气质。”

  25日上午,第四组

  主持:刘红(云南民族大学)

  记录: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

  艾洁(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世居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学转换研究——以李发模长篇叙事诗<呵嗬>为例》主要对仡佬族李发模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呵嗬》进行了解读,阐释了长诗中的仡佬族历史文化向文学的转化。

  黄忠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哈萨克族的诞生习俗歌》主要对哈萨克族诞生礼的习俗歌进行了论述,重点阐释了习俗歌的历史渊源、仪式以及萨满教等文化因素。

  金乾伟(广西科技大学)《生态视阈下刘三姐读书及其族群叙事现代价值研究》从当下关注的生态文明话题出发,依照生态文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对源于文本的刘三姐读书事件进行了阐释,希冀探讨个体、群体长远发展的实质。

  刘吉平(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意识·仪式: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中民间文学与美术的共生互融——以陕甘川毗邻区域民族民间祀神活动为例》从文学与美术的综合视角,介绍了白马藏族的“鲁”歌、火信仰、民居等,论述了白马藏族在仪式展演中记录、传达民族历史的变迁。

  陆晓芹(广西民族大学)《论壮族歌圩的整体性保护》强调对于壮族歌圩保护的现状。在官方组织的歌圩,主要是一种竞赛性对歌和展示性对歌,但是忽视了对歌的文化语境。因此保护歌圩须保护歌圩产生的母语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节日传统。

  刘敏(东北师范大学)《新疆伊犁地区民歌研究现状与思考》对新疆伊犁一带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锡伯族民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学术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总结。

  罗丁群(贵州民族大学)《浅析贵定布依族山歌“十八调”》论述了布依族以歌议事、以歌会友,重点阐释了“十八调”的生存情境、文学风格与内容。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记忆——兼论广西田阳布洛陀文化的重构》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间文化提供了国家话语转换的空间,也影响并重构了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化记忆。以广西田阳布洛陀为例,展示了学者、地方政府、民众(分为“民俗精英”“普通民众”)在布洛陀文化的重构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希冀通过非遗保护,塑造中国在全球的文化形象,为非遗保护提高“中国经验”。

  任慧婷(湖南城市学院)《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的骏马形象》从哈萨克族文化背景阐释哈萨克民间舞蹈的骏马艺术形象,并还原“黑走马”舞蹈的文化语境。

  石莉芬(广西民族大学)《试析水族情歌中的月亮意向》分析了五首水族民歌中月亮意象表达艺术特点、表达方式以及形成原因。

  田波《苗族神话与华人起源》以苗族神话为个案,对学术界长期以来使用的“图腾”“民族”进行了补充。

  王京(中国人文科学发展公司)《论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中田野调查的构成与作用》对当下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中重要的方法田野调查进行了反思,对其在建构资料体系等作用,但希望未来田野调查能对文化的空间结构上进行重构,当下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等也可介入资料体系的构建中。

  张秋伟(广西师范学院)《地域点上的瑶娘信仰》介绍了广西田林一个壮族村落对一位瑶族女子信仰的产生与实用价值,指出了当下传统文化保护背景下,瑶娘信仰的延存的心理、经济、家庭因素等。

  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总结时强调民间文学价值与作家文学有差异,今后民间文学的研究需要引进大数据分析。

  闭幕式 (25日上午)

  致辞: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

  主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长吴晓东

  记录:刘亚娟(暨南大学)

  闭幕式上,副会长巴莫曲布嫫总结了此次会议的情况,共有22个民族235人到会,收录会议论文一百七十余篇。此次会议,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主要领域的研究得到强化;生态、乡愁、互联网传播、打工诗歌等新话题出现,拓展了研究纬度;古代文学、家族文学研究中的新材料不断挖掘;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能力增加,代际对话成为本次会议的特点。另外,巴莫曲布嫫也指出此次会议讨论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少数民族文论、期刊史研究等重要领域的缺失;史诗、神话等研究论文集中在南方,北方较少等。最后,巴莫曲布嫫介绍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学会网站、公众号、微群的建设,呼吁扩大联系与交流,做好信息收集与流通、会员档案、作家档案整理等工作,并强调学会论文使用和研究过程中的学术伦理与规范问题。

 

  本综述由吴晓东根据各时段各小组记录者的记录综合而成

  网上申请入会网址:http://www.cels.org.cn/web/?ChannelID=15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公众号

 

文章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