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郭翠潇]《民间文化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刊文数据分析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01-10  作者:郭翠潇
  摘 要:文章主要运用量化研究方法,以《民间文化论坛》创刊40年来刊发的222篇非遗研究领域文章为样本文献,基于中国知网的相关数据,从文献发表年份、阶段特征、被引量、所属栏目、作者群体、研究热点和趋势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回顾和反思该刊在非遗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民间文化论坛》非遗研究领域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文献数量占比不大,但被引量较高。研究对象及作者群体均体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议题紧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相关法规发展和国内文化政策变化,“保护”与“传承”成为长期的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来自国内外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重镇,多篇研究成果在非遗研究领域影响深远。其精心设计的非遗研究专栏拓展了国内学界非遗研究的视野。虽然该刊非遗领域研究成果存在着跨学科合作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研究范式、某些研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理解不到位等不足,但总体而言,该刊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非遗研究提供了开放、包容的学术对话平台,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作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分析;学术史;期刊史;《民间文化论坛》
 
  自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念引入中国以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迅速开展,非遗研究逐渐引起多学科的广泛关注,更是成为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的热点。早在非遗概念引入中国之前,于1982年创刊的《民间文化论坛》(创刊时刊名为《民间文学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就一直关注着非遗的重要领域——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抢救和保护,培养了一大批研究人才。2004年《论坛》更为现名,其“是在迫切需要开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大背景下创办的”,2008年底,该刊经历了暂时休刊后全面复刊,并将非遗研究设定为其特别关注的刊文对象。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研究领域的专门性学术刊物,《论坛》是非遗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本文对《论坛》创刊40年以来的非遗研究成果进行数据分析,以回顾和反思该刊在非遗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量化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对《论坛》所刊非遗研究成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非物质遗产”“无形文化”,检索字段为“主题”和“篇关摘”,检索时间范围不限,数据采集截止日期为2022年5月12日。检得基础文献后,再按主题和期刊栏目浏览来补充相关文献,去除学术动态、书评、会议综述、卷首语、栏目主持人语等非论文类文章后,共获得222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使用CiteSpace等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以此作为基础来考察《论坛》创刊40年来非遗研究学术史和发展趋势。
  为便于确定文献范围边界,本文的研究样本中不包含“非遗”概念引入前的文献。此外,虽然有一些文献的“主题”或“关键词”字段不包含上述检索词,但文献本身也涉及非遗研究,而通过按主题和栏目浏览的方式补充文献时难免有遗漏,再加上中国知网可能存在数据收录不全、著录信息不准确的情况,这些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222篇样本文献主要分为理论和方法论探索、非遗保护个案研究、研究综述三类,涉及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在内的多个领域。本文将从文献数量年度分布、被引情况、栏目分布、作者群体、研究热点和趋势等方面展开数据统计分析。
 
  二、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和被引情况分析
  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可以反映出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的222篇样本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4年至2022年,跨度19年,文献在每年均有分布,年均刊发11.68篇,峰值出现在2012年,共22篇,谷值出现在2008年,共3篇。图1显示了样本文献在各年的分布数量以及相应年份的刊文总数。
  
  图1 《论坛》非遗领域样本文献数量与全部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对比图(2004—2022)
  如图1所示,从总体上看,非遗领域样本文献数量占比并不高。2004年至2022年,《论坛》共刊文2055篇,样本文献仅占10.8%。从样本文献在各年度的数量分布上看,总体呈波浪形,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可分成三个阶段:
  (一)起步期:2004年至2007年
  2004年6月,《论坛》出版了其更名后的第一期刊物,在这一期上刊发了其首篇非遗领域的研究文章——向云驹撰写的《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该文全面辨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概念。彼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或简称《公约》)刚刚通过不到一年,尚未生效,中国还未成为缔约国,非物质遗产概念是随着中国申报的“昆曲”“古琴艺术”遗产项目被宣布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进入中国大众视野的,还是一个较陌生的概念。向云驹是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界最早对这一概念进行学术阐释的学者之一。
  这一时期的样本文献共29篇,占比为5.78%,刊文数量的峰值出现在2006年,共9篇。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至2008年,《论坛》暂时停刊,2007年仅出刊了3期,刊文总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了非遗领域样本文献数量。这一时期样本文献总被引量1467次,占全部文献被引量的24.96%。
  在起步阶段,民俗学者对非遗研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保护”“保存”“文化空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非遗保护的指导方针、理论方法及保护措施、学者参与方式等方面,也有学者对土家族“茅古斯”、陆丰皮影戏、花儿、宝卷等非遗保护个案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繁荣期:2008年至2014年
  2008年复刊后的《论坛》将非遗研究设定为重点关注对象,刊发的非遗领域文献数量显著上升,虽然2008年仅出了1期,但该期非遗领域刊文占比达到10%,高于以往任何一年。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非遗研究热潮,样本文献共计108篇,占比为15.41%,峰值出现在2012年,共22篇,这也是2004年至2022年的峰值。这一时期样本文献总被引量为1387次,占全部文献被引量的53.28%。
  这一时期,在国际层面上,《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获得通过,《公约》框架下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简称“优秀保护实践名册”)的相关评审制度开始运行;在国家层面上,国务院于2008年、2011年、201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并实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中国民俗学会经《公约》缔约国大会认证,获得了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的地位,时任会长朝戈金表示,中国民俗学会将在推广《公约》精神,参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为非遗保护实践及其策略制定提供智力支持等环节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时期的样本文献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个案研究方面都有热烈的讨论。随着非遗保护实践的推进,民俗学者开始主动反思非遗保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民俗学者、民俗学与非遗保护的关系。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关注非遗的价值判断、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非遗保护对民俗学和民俗学者的意义等。个案研究丰富多样,涉及口头传统、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等多个领域。同时,《论坛》还拓展视野,刊发国外学者的非遗研究文章,涉及《公约》精神、国外非遗保护实践、社区能力建设等多方面。
  (三)恢复上升期:2015年至2022年
  2015年和2016年的样本文献数量明显下降,分别为10篇和7篇,仅占当年刊文总数的6.99%和5.22%。从2017年开始,样本文献数量又开始逐年上升。这一时期样本文献总数为68篇,占比为11.83%。需要说明的是,至本文数据采集截止时,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只收录了《论坛》2022年第1期和第2期,刊文总量较少,影响了非遗领域文献的数量,然而这两期的样本文献数量占比较高,达18.52%,为历年最高值。由上述两个占比数据可以大致判断近年来《论坛》非遗领域刊文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一时期样本文献总被引量为223次,占全部文献被引量的22.3%。
  这一时期《论坛》非遗研究领域刊文更加注重拓展国际视野,译文数量达15篇,占译文总量的71.43%,注重回到《公约》去理解非遗相关理念和制度,注重对中国非遗实践的反思,并紧跟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政策发展,在非遗记录和建档方法、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较多讨论。
  考察《论坛》创刊以来各时期非遗领域样本文献数量和被引量后可以发现,样本文献虽然占刊文总数比例不大,但被引量却相对较高,而被引量是衡量文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04年至2022年,《论坛》全部文献总被引量为10193次,其中非遗领域的222篇样本文献中有190篇曾被引用,被引量合计3198次,占总被引量的31.37%。从2004年到2022年,《论坛》被引量排名前10的文献中有7篇是非遗领域的,而且前4位均为非遗领域文献。如果按年度来考察,样本文献被引量最高的一年是2013年,为871次,占当年全部文献总被引量的80.72%,而当年样本文献数量占比并不多,仅占全部文献的15.53%,其中被引量最高的是冯骥才的《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一文,被引量高达749次,占2013年所有文献被引量的85.99%,也是2004年至2022年《论坛》发表的所有文献中被引量最高的一篇。
  总而言之,《论坛》创刊40年来非遗领域研究经历了起步期、繁荣期、恢复上升期三个阶段,文献数量整体上呈现出波浪形上升趋势,研究主题多样,各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非遗领域文献数量占比虽然不多,但被引量相对较高,多篇论文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界非遗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
  三、文献栏目设计分析
  是否为某一研究领域开设专栏反映了期刊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根据中国知网数据,222篇样本文献中有199篇分布在57个栏目中,其余23篇无栏目归属信息。文献分布较多的栏目有:“抢救与保护”(27篇),“民俗研究”(23篇),“民间文学研究”(18篇),“民间艺术研究”(13篇),“民间艺术”(9篇),“田野作业”(7篇),“民间文艺学”(7篇)。这些栏目均为《论坛》常设栏目,其中“民俗研究”“民间文学研究”“民间文艺学”是该刊的“三大学术支柱”领域。除了在常设栏目中刊发非遗领域文章外,《论坛》还多次专门为非遗研究开设了不同主题的专栏,详见表一。
  表一 《论坛》开设的非遗研究专栏情况统计表


  如表一所示,非遗研究专栏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反思,也注重介绍国外优秀经验,既有个案研究,也探讨理论方法,栏目主持人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和机构,体现出了多元性和包容性。11个专栏中有9个是在2014年之后刊发的,其中6个被放置在“前沿话题”栏目之下,而“前沿话题”正是《论坛》2014年成立新一届编辑委员会后在栏目设置方面的拓展与创新——“力求通过组织有关本学科重要理论与方法问题的集中讨论,来突出学术引领作用”。非遗研究专栏中有近半数是中外学者共同参与的,甚至有的栏目主持人由国外学者担任,这种对话式讨论的栏目编排乃有意为之,正如时任《论坛》主编安德明所说,这样的设置“为国内学界提供了一种在切实可感的体验中了解国际学术现状、并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自身的机会”。
  除这11个非遗研究专栏外,《论坛》还会在某些常设栏目中集中刊发非遗领域的文章,如2019年第2期的“民间艺术”栏目所刊发的3篇文章均属非遗领域;由巴莫曲布嫫主持的“关键词”栏目从2020年第1期开始连续刊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工具包”系列小手册文章的译文,这一系列指南性文章以《公约》为中心,系统地解读和阐释了非遗领域的重要概念、工作术语及保护理念。
  在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领域的专门性期刊中,《论坛》是开设非遗研究领域专栏数量最多的一家。这些精心设计、独具特色的专栏,拓展了国内学界非遗研究的视野,也体现出刊物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四、文献作者情况分析
  作者是影响期刊文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22篇样本文献共出自209位作者,其中著者199位、译者13位。下文将从作者的发文量和被引量、地域分布、机构分布、合作类型分布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作者的发文量和文章被引量,能够发现这一领域比较活跃、学术影响力较大的作者群体。经统计,209位作者的发文量从1篇至8篇不等,平均发文1.34篇,仅署名一次发表过1篇文章的作者有169位,占80.86%。发文量在3篇(含)以上的作者有14位,占6.7%,他们是:祝鹏程(8篇)、刘锡诚(7篇)、向云驹(6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6篇)、毛巧晖(5篇,其中合著1篇)、巴莫曲布嫫(4篇,其中译文2篇,合著1篇)、郭平(4篇)、沈燕(4篇,均为译文)、冯骥才(3篇)、贺学君(3篇)、刘德伟(3篇)、陈志勤(3篇,其中译文1篇)、郭翠潇(3篇,其中译文1篇,合著1篇)、白羲(3篇,均为译文)。文献总被引量在40次以上的共有13位作者,详见表二。
  表二  《论坛》非遗领域高被引文献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表(2004—2022)

 
  如表2所示,高被引文献的作者均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界较早或长期从事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的资深学者。表中被引量标注“*”的文章是所有222篇样本文献中被引量在40次以上的高被引文献,这些文献发表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3年,大多数讨论的是非遗保护理论和方法论。
  从地域分布看,样本文献作者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南非、匈牙利13个国家及1个国际政府间组织;从机构分布看,他们来自国内外113所组织机构,其中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有12所:中国社会科学院(45篇)、天津大学(17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5篇)、北京师范大学(13篇)、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0篇)、中央民族大学(9篇)、中山大学(8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篇)、华东师范大学(7篇)、华中师范大学(7篇)、上海大学(7篇)、北京大学(5篇)。这些组织机构都是从事非遗保护和研究工作的重镇。
  从作者合作类型看,222篇文献中独著191篇,占86.04%,合著31篇,占13.96%。合著文章的作者合作方式有多种类型,同机构合作的共11篇,占35.48%,其中5篇的作者为师生关系;跨机构合作的共20篇,占64.52%。跨机构合作的作者有来自不同学科的,也有来自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非遗传承人也参与到了学术对话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和自然科学领域学者也有合作。
  根据上述数据统计,可以对《论坛》非遗研究领域作者群体特征作出如下判断:第一,作者群体具有显著的多元化特征,研究领域多样、地域和机构分布广阔,体现出该刊注重非遗保护多元行动方间对话、注重国际交流的学术取向。第二,较早或长期从事非遗保护和研究工作的资深学者呈现出深远的学术影响力,构成了核心作者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重镇贡献了较多研究成果,构成了核心研究机构群。第三,作者以独立研究为主,团队合作较少,团队合作方式多样,跨机构合作居多,不乏跨学科和国际间合作,但尚未呈现出上升趋势。
 
  五、非遗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文章的关键词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通过对样本文献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共现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探查某一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本文在统计分析之前,先将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如将“非遗”规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规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生产性方式保护”规范为“生产性保护”,共计对20个关键词做了规范化处理,最终获得577个关键词。
  本文使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v.6.1.R2)对规范化后的222篇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共得到432个节点,621条边,样本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
  在所有关键词中,词频最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出现113次,但因样本文献均是关于非遗的,将这一关键词放入图谱并无意义,所以制作图谱时去除了这一关键词,从而使样本文献的研究热点和关键词谱系结构能更为清晰地显现。图2中显示为圆点的节点表示关键词,圆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存在共现关系,即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而两个节点距离越近,表示这两个关键词关联度越强。
  图2 《论坛》非遗领域样本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2004—2022)
 
  如图2所示,自《论坛》创刊以来,“保护”“传承”“民间文学”是非遗领域文章的研究热点,“传承人”“抢救”“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得到了较多关注。
  利用CiteSpace的突现词探测功能,可找出较短时段内使用频率发生较大变化的关键词,用以发现某一时段内研究主题的兴衰、研究热点和前沿。图3显示了样本文献的8个突现词开始出现的年份、结束年份及突现强度,突现强度数值越大意味着该主题的研究在相应时间内受关注越多。
  图3  《论坛》非遗领域样本文献关键词突现图谱
 
  根据图2和图3,结合对样本文献的文本细读,可以总结出《论坛》创刊40年来非遗领域刊文的特点、研究热点及趋势:
  (一)研究对象以民间文学类非遗为主,广涉多个非遗领域
  民间文学始终是《论坛》关注的核心研究领域。自非遗概念进入中国后,民间文学作为非遗的重要类别在新语境下受到关注。样本文献中,以“民间文学”为关键词的文章共17篇,2014年第1期还开设了“前沿话题•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专栏,从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经验、本质与价值、当代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索。事实上,以民间文学类非遗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限于17篇,而是涉及了神话、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民歌等多种文类,其中较为集中的是对“花儿”的研究。除了民间文学类非遗之外,样本文献还涉及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信仰等多个领域。
  (二)“保护”与“传承”成为长期研究热点
  研究非遗的目的是保护非遗。《公约》中述及的为确保非遗存续力的保护措施包括“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222篇样本文献涉及了所有这些保护措施,其中“保护”与“传承”最受关注。关键词含“保护”的文献有41篇,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22年,在2011年至2013年有较集中的讨论。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关于保护的热点议题也在不断变化,涉及概念辨析、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方面,民俗学者积极地就非遗保护措施展开讨论,为保护实践提供学理支持,如贺学君辨析了非遗“保护”与“保存”两个概念,进而提出非遗保护的六项原则,强调非遗必须实行整体性保护,明确各保护主体的作用,并指出非遗保护的主战场应该在基层;刘德伟提出在对传统民间手工艺提倡生产性保护的同时,还应分门别类地实行整体性保护,特别应加强生活性保护和社区性保护,段友文等探究了生产性保护模式。
  另一个长期受关注的热点是“传承”。以“传承”为关键词的文献共18篇,主要是个案研究,如杨帆以山东菏泽穆李村面塑手艺为例分析了民间手艺内生性传承机制,史静考察了天津市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在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之后的传承状况,唐娜探讨了《亚鲁王》演述人东郎的传承机制与生态。与传承紧密相关的传承人也得到了关注,如毛巧晖分析了遗产化对传承人的影响,樊传庚和杜靖调查了平调丝弦大鼓传承人的生存状况。
  (三)具有国际视野,紧跟政策和学术前沿
  《论坛》既关心非遗领域国家文化政策,也关注《公约》相关法规的发展和其他缔约国的优秀实践,形成了紧跟政策和学术前沿、积极展开国际交流与对话的学术取向。如在21世纪初“抢救”成为了突现关键词,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广泛和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又先后成为了突现关键词(见图3)。此外,“文化空间”“生产性保护”“文化生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议题也都曾引起过较为集中的讨论。在国际交流与对话方面,主要关注了韩国、日本的非遗保护理念和实践经验,以及欧洲有关非遗影像记录与呈现的经验。《论坛》尤其重视对《公约》精神的解读、关注《公约》相关法规的发展,刊发了多篇相关文章,如爱川纪子有关《公约》出台过程的追溯性文章,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工具包”系列小手册文章译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公约》立法进程、非遗领域、非遗与性别、非遗的确认与清单编制、非遗与可持续发展多个方面解读《公约》精神。此外,巴莫曲布嫫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探讨了非遗保护与环境可持续性问题,朱刚以越南富寿省唱春项目的名录转入为个案追踪了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的新动向,郭翠潇追溯并反思了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层面参与《公约》实施的具体作用和面临的困境,并根据中国相关实践提出了对策性建议。这些以《公约》为中心的研究,促进了国内学界对《公约》精神的深入理解。
  (四)朝向当下非遗保护实践,注重理论反思
  民间文化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非遗研究更是指向非遗保护实践,而非纯理论工作,《论坛》非遗领域样本文献也呈现出显著的朝向当下的现实属性。老中青三代学者为非遗保护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支持,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同时也注重理论反思。如刘魁立认为非遗的保护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不能滥用民间文化遗产而使其内涵空洞化。刘锡诚讨论了非遗的价值判断问题,反对不讲文化遗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而仅以当今的“主体价值观”作为标准。安德明分析了非遗保护运动在中国迅速普及的原因,总结了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成就和意义,剖析了非遗保护运动的负面影响,呼吁回到《公约》本身,一切保护实践应以《公约》为指南;陈连山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改变知识分子与民众在文化上的不平等状态,只有超越“五四”,消除文化偏见,才能理解和保护非遗;户晓辉探讨了民间文学保护的要旨,认为保护作为非遗的民间文学就是要保护每一个人表演民间文学的平等权利,而不仅仅是保护个别表演人的表演权力;施爱东提出应警惕“神化”非遗,认为民俗学者需在旁观者和参与者两种角色中找好自己的定位,他认为非遗保护运动对民俗学有深远的消极影响,非遗保护热潮落幕时,民俗学很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学科危机。日本学者菅丰则认为应避免掉进将学院派民俗学者和公共民俗学者截然分裂的“错误的二元论”之中,而应巧妙地保持学术和实践之间的平衡。
 
  《论坛》创刊40年来刊发的非遗研究领域成果,既有对非遗研究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也有对非遗保护个案的分析,既关注对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也注重国际交流与对话,议题紧跟《公约》发展和国内文化政策变化。《论坛》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研究对象和作者群体均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吸引了一批来自国内外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重镇的学者,刊发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的非遗研究成果。但非遗领域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跨学科合作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研究范式、某些研究对《公约》精神理解不到位等。总体而言,《论坛》创刊40年以来,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提供了开放、包容的学术对话平台,为中国的非遗研究和保护作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
  [原文责任编辑:毛巧晖]
 
  作者简介:郭翠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口头传统数字化建档、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微信公众号 2023年1月1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