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常山战鼓——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样本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31  作者:
  “不能光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自娱自乐”

  “中国·河北(正宗)常山战鼓队总领队”,递上名片,正定县东杨庄村的左建华,俨然一个文化经纪人。

  今年47岁的左建华,刚刚被石家庄市确认为常山战鼓传承人之一。

  现在他带领着全村最大的一支战鼓表演队,“二三百人的演出不成问题”。跟其他传承人不一样的是,他除了传授鼓艺之外,做得更多的是“接电话、签合同、带着村里能敲的鼓手去演出”。

  “一年下来有百八十场,有政府组织的公益性的、也有人家请去的商演。省里的别提了,四川、江苏、甘肃、山东……鼓队走的地方多了。”左建华提起自己的表演队显得很自豪。

  然而,就在十几年前参加北京亚运会开幕式那会儿,战鼓队招全一百个队员都很勉强。

  今年73岁的韩格迎参加了北京亚运会开幕式演出,当时的情景他记忆犹新:“人太少了,只有100名鼓手。常山战鼓打的是一个阵势,人越多越好,100名鼓手显然不够。但就这些鼓手也是好不容易凑够的。”

  尽管亚运会让常山战鼓一鸣惊人,走向了全国,但村里鼓手短缺的窘境还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绝不能让这门绝活儿在这辈人的手中失传”。从北京亚运会的开幕式上下来,从县里到村里都有了重振常山战鼓雄风的想法。

  恰在此时,全国一些地方的单位或企业看了亚运会上战鼓队表演,纷纷邀请鼓队前去演出。

  “去,不能光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自娱自乐,一定得走出去,找一切机会多露脸,扩大演出市场。”正定县文体局鼓励东杨庄人走出去。兰州丝绸节开幕、齐齐哈尔观鹤节开幕,县文化馆的同志既帮忙联系演出,还组织带队远赴各地。

  “回过头来看,常山战鼓之所以队伍越来越大,得益于亚运会后抓住了机遇,趁热打铁走了出去。而不是凭着惯性,让这门艺术在一个小范围内自生自灭。”县群艺馆馆长张刚路总结常山战鼓这些年为什么不像别的艺术形式那样日益落寞,而是越来越红火时,得出这样的结论。

  “让鱼在水里游,才能水欢鱼跃。”这些年,正定县一直在为常山战鼓创造演出的机会——— 节日庆典、重要盛会,常山战鼓肯定被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鼓王大赛更是把全县的鼓队都集中起来,这些活动让人们看到常山战鼓始终是红红火火、生机勃勃的。

  “只要愿意学,给不给钱,我们多远也去。”

  演出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每次表演,作为主力村的东杨庄都要紧张地从村里召集鼓手,但每次召集的人数都达不到庞大的要求。

  左建华那时在村委会任职,负责召集鼓手。“村民打鼓都是业余的,男的要打工,打鼓挣的那几个钱又看不起,能不能发动妇女?于是我们就动员了妇女来学习。”左建华的妻子王书霞就是那会儿开始学的,如今鼓艺已经在东杨庄数

  一数二。

  提起当时学鼓,王书霞有一肚子的话:“原来,作为祖传的绝活,传男不传女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可眼看着演出机会不能没人去,俺们妇女也想去敲鼓,不仅是因为喜欢,还因为可以跟着鼓队出去走走。挣个钱好,不挣钱就当是旅游了。”

  于是一向以阳刚之美著称的常山战鼓有了一批忠实的“女鼓迷”。这帮娘子军,平时拿着擀面杖在自家的炕沿上练习鼓点,跟着鼓队观摩,虚心学习,最终个个技艺精湛,成了场上的顶梁柱。她们走南闯北,亮相各个开幕盛事:唐山河北省运动会、河北省文化展演……甚至她们还走上了群众文艺最高奖“山花杯”的奖台。“妇女乐感好,心细,平时不出门打工,空闲时候多,学起来又快,学得也精。”连左建华也自叹不如妻子的鼓艺:“现在她在鼓队是艺术总监,鼓队一多半是娘子军。别看她们在场下文文静静的,一上了场,挎上二三十斤重的鼓,就成了‘鼓疯子’,吼声震天,气势不输男的。”“市场在推着队伍走。”左建华从这些年的发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眼下,本村的队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各种演出的要求。“但现在我们不用愁了,因为我们收了好多‘徒弟村’:牛家庄、木庄、拐角铺……有十几个村子200多人呢。每逢农闲,我们几个精通的鼓艺师,就到这些村去教敲鼓。给不给钱,只要他们愿意学,我们多远也去。将来,我们演出人手不够,他们就是最好的替补。”

  其实,左建华和王书霞的徒弟并不局限于这几个村,这些年的演出,常山战鼓的名声已经越播越远,许多热爱这门艺术的人们找上门来学艺。

  王书霞教过外省的部队、河北科技大学的学生,县里的企业甚至还请他们教完鼓并帮着组织了一个不错的鼓队。最让他们骄傲的是,县里弘实中学的几十名孩子,在他们的指导下也敲得一手好鼓,今年在市里确认的另一名常山战鼓传承人本村的张书社的指导下,登上了北京奥运期间广场演出的舞台。“我最开心的是常山战鼓后继有人。”左建华说这比演出收入再多的钱都重要。

  “外出演出回来,‘逼’着老师搞创作”

  10月初,左建华刚刚带领自己的鼓队参加了一个大型企业的周年庆典,这次表演他创了一个新的纪录——— 300人队伍的大型广场演出,队形变化、场景变换,背景音乐烘托。“不说谁能相信,演员全是咱们庄稼人!”左建华也毫不保留,这场精彩演出的回报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数字:“15万元,连演出费带车马费。”“别看这么高的价,但我们的节目绝对值这个数!”

  今天人们看到的常山战鼓,演员个个身穿战衣头带盔甲,鼓声齐鸣,钹声震耳,队员时而奔跑时而跳跃,时而吼声震天,一派古战场万马奔腾的气象。

  其实,昔日的常山战鼓并没有如此丰富的艺术形式,就是几个人站在一起围成圈敲。

  “常山战鼓之所以越来越吸引人,就是它不断创新,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保留原有精华的基础上焕发了时代的青春。”石家庄群艺馆培训部主任胡长建一直伴着常山战鼓的每一步创新,他这样解析常山战鼓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的深层原因。“记得第一次看到战鼓时,是在麦场上,十几个汉子光着膀子挎着鼓,豪迈的喊声,激昂的鼓声,震人心扉,那是真正的阳刚之美。但是,我们很快发现,这种艺术形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尽管鼓声出色,但没有其它的表演形式,人们动不起来,现场感染力差。”在第一次改编中,胡长建和鼓手们第一次作了历史性的突破,加进了队形的变化。“一下子就好看了许多,不那么呆板单调了。战场上的气势出来了!”当年,为了常山战鼓在亚运会上亮相不俗,他和中央芭蕾舞团的老师,挖空心思让这一古老而朴素的艺术形式更加好看,获得了成功。从那以后,胡长建和左建华他们成了朋友,有大的演出,胡长建也跟着去,成了名副其实的艺术顾问。

  如果说,第一次创新还是胡长建他们专业人士所倡导的话,常山战鼓近几年的每一次改编都发自于农民鼓手的要求。

  “胡老师,你看威风锣鼓的动作多带劲,你能不能也给俺们编一套舞蹈动作?”“胡老师,你看河南盘鼓有许多敲鼓沿的手法,咱们能不能编到里头?”

  从外面演出回来后,队员们对胡长建不断提出新要求。“我们常常是‘逼’着胡老师搞创作。”胡长建笑着承认了队员们的说法。于是,农民们所熟悉的12种打法多了些串联的方式,敲鼓沿、刮铜钉运用进来,战场上的马蹄声、将士们的厮杀声充实进来,朴素的常山战鼓有了情节,一会激烈交战,一会十面埋伏……“现在如果要队伍演出,半个小时,我有半个小时的演法,五分钟,我有五分钟的演法,但肯定每分每秒都保证精彩,让人百看不厌。”左建华对自己的常山战鼓队充满信心。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