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口镇窑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队为村民表演宴席曲。 北京文网滕祖敏摄
泉口镇窑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队队长安宝龙,他也是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北京文网滕祖敏摄
15岁的中学生罗军在表演宴席曲,他是演出队目前最年轻的队员。北京文网滕祖敏摄
小孙子是安宝龙最小的徒弟,他应记者的请求,在演出队最年轻队员罗军的陪伴下表演了一段宴席曲的舞蹈。北京文网滕祖敏摄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回族宴席曲传承人不久前喜收娃娃徒弟,回族宴席曲传承队伍已经有了老中少三代传承人,实现从娃娃抓起。这是记者在下午的泉口镇窑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现场了解的。
据泉口镇窑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队负责人安宝龙说,他最近把自己的小孙子收为徒弟,学习回族宴席曲表演,现在小孙子已经可以随乐曲表演舞蹈动作了。加上15岁的罗军和另一个中学生徒弟这两个小队员,泉口镇窑洞庄村回族宴席曲的传承可说是从娃娃抓起了。
宴席曲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是纯粹的回族音乐。回族把结婚办喜事称为“吃宴席”,专门在婚宴或其它喜庆场合演唱的曲子叫宴席曲。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长于叙事,并且载歌载舞,生动活泼,伴有舞蹈动作。宴席曲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民间音乐的特点,并且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小曲的古老风貌。从宴席曲的演唱风格和内容可分为五类,包括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这些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据代表性的流传地之一,门源县非常重视回族宴席曲这一回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整理,现已收集到流传在当地的宴席曲共八十多种。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