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那些文明的背影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3-10  作者:

 
  历史因文化的积淀才蕴藉深厚,今天因为有了历史才璀璨精彩。古老的中华民族,记载着昨天的辉煌,留下了许多穿越岁月的美丽与震撼,它们通过文明的种种表现形式,展示着中华文化的过往与今朝。

  不过,任何一种文化,总有它的主流与碎片。岁月的烟波流转,总有此消彼长,沉沦与飞跃,有些文化会跃升为强势的占有统治地位的官方与正统,而更多的尤其是民间与边缘文化则或者泯灭于风尘的掩盖,或者融合于主流之中。诚然,诞生、崛起、兴旺、败落,此起彼伏的历史活剧每时每刻都在上演,风卷残云,落花流水,太阳照常升起,是非功过都无可定论。但是,历史渐行渐远,在当下日趋一元化的社会中,文化的丰富与生动也随之日益面目全非,所谓的保护文化遗产,就是我们认识到的一种觉醒吧。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传承人就是这些文化遗产的中坚与脊梁,他们承载着文明的重负,打捞着过往的记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如此。有形的文化遗产尚可以通过实物、文字、影像的形式保留记录下来,或者进入博物院,或者存之档案馆,非物质文化则唯有通过一个个活体的人来留存于世。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个文明的传承靠的是什么?归根结底还是那些传承人。他们就如同长河守望着落日,磐石屹立于激流。浪涛奔涌,吹尽黄沙,留下的是那些执拗而强硬的守护者。无论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家族的传统、无奈的选择,还是种种难以言说的理由,走上了传承人的道路就意味着担负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大多数传承人而言,这毋宁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

  我们固然知道,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正是通过他们,我们对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性格和灵魂有着直观的把握、感性的体验、切实的体悟。他们看上去拥有着令人尊敬的技能和让人羡慕的荣誉,然而对于他们面临的现实、他们内心的渴求、他们真实的需要……又知道多少?

  虽然在近些年来国家主导文化政策和全球性的文化主潮中,对于文化遗产日益重视,但是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知道,作为一种“遗产”,它已经丧失了在现世中的利益基础。它可能得到荣耀,但是很难获得功利性的回报。这是一种两难的处境:文化遗产如果坚持自己质朴纯真的本性,就难以在已经天翻地覆的现实语境中获得生存的合法权益;如果走上改造以适应现时的需要来取得生长的空间,就必然失去它的内涵与外延。传承人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间踽踽独行,以个体的坚忍来承受着文明必然的创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传承人都是些悲情的文化英雄。

  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今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551名中,少数民族有130名。仅仅从人口比例来看,已相当可观。这涉及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本身就处于较为弱势和边缘的地位,如果不是那些一意孤行的传承人,那些原本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真的就从此消逝于乡间大野之中。可以想象一下,那将是如何的一个情景:整齐划一取缔了杂花生树,一体统摄代替了多元共生,整个中华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内部的参差多色与调和的活力。

  形形色色的传承人事实上都面临着这样与那样的困境,不仅仅是物质上所可能遭遇的匮乏,也有后续无人、难以为继的悲凉,更有在现代文明强大挤压下岌岌然如履薄冰的精神上的惶惑。这些有担当的人,用他们或许并不很壮硕的肩膀,背对着喧嚣与浮华,负担起一种义无反顾的使命,给我们看到的是那文明瘦弱而不气馁的背影。这种背影,带着凄凉的味道,让人有不能已于言的感动;带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姿态,给人以慷慨激昂的感奋;带着超脱于一己得失的悲悯,使人沉思命运的悲壮而感慨。

  我们应该如何去贴近这些传承人,关心他们,给与他们以同情的理解和实际的帮助?这恐怕不是国家的认定或堂皇的言辞就能够完成的。每一个淘洗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母体中的人都有这样的义务,因为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命运也都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0307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