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1-28  作者:刘锡诚


  ●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华文化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或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民间文化中到处都洋溢着的“生生不息”的意识,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意涵,表现在家族、家庭和生存上,就是对生命意识的崇尚;表现在国家、民族、个人安身立命上,就是对自强不息的崇尚。

  何谓民族的“文化记忆”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民间文化所赖以生长和存活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移,农民进城务工引发的人口大流动,广播电视的普及使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负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和掌握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的日益减少,使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增加,使我们中华民族传之既久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面积地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而这种情况,无疑已成为我们民族不能承受之痛。

  自从国家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以来,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的“文化自觉”意识,已大为提升,一个以保护和抢救濒临失传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行动,也渐入人心。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遗产,可以溯源于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当人类社会出现了社会分层、特别是阶级分化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遗产,主要是被下层的社会成员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创造和传承下来。其要义在于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性与群体性,即所谓的民族“文化记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十分顽强的,历久不衰的。许多少数民族、特别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民族的历史差不多都是靠口头的史诗、传说等文化记忆,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的。汉民族家喻户晓的孟姜女的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等传说,仅从最早的史籍记载看,也都流传了两千多年。它们的传承,不能说没有书面记载的功劳,但主要靠的是群体记忆,靠口传心授。群体创作,民族记忆,口传心授,跨越时空永无止息,这种传承方式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历代个人创作的最根本的特点:思想观念的包容性和叙事形态的模式化。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在其漫长的传递中,像滚雪球一样吸纳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素养的创作主体和传承主体的世界观和许许多多具体的事物和观念,多少显得驳杂而散乱,曲折而迷离,但这些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正是像流水一样奔腾不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遗产,反映、体现和传递了民族的文化精神。一种文化,能够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征程而不衰,而且在流传过程中因不断吸收新的因素(包括思想)、扬弃失效的或过时的因素而产生嬗变,在民族或群体中获得生存和继续传袭下去的活力,谁能说这种文化没有合理性呢?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什么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什么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多样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交流,保护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伊斯坦布尔宣言》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每一个民族和群体保护了自己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中华文化是人类多元文化中的一员,而且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华文化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或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由于历代封建帝王常以傲慢自恃、盲目自大的名号自欺,麻醉国民的精神,故到了晚清,一旦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袭来,便一败涂地,变成了被列强欺凌的“睡狮”。由于帝王统治集团的影响,在什么是民族的文化精神问题上,我们的民众一向存在着盲目性。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更是企图以“大东亚共荣圈”、“武士道精神”、“更新文化”等口号消解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精神。

  我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什么,至今缺乏统一而科学的解说和全民认同。目前,学界出现的一些对中华文化精神的表述,虽然聚颂纷纭,但基本上是把儒家思想遗产中的“和合”或“中庸”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却忘掉了民间文化所张扬的文化精神,而民间文化恰恰是为最广大的下层老百姓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为此,笔者曾于2002年发表一篇《民俗与国情备忘录》 ,提出尽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上层文化和普通老百姓所创造和享用的下层文化一直处在对抗与交融之中,但要建设完整、科学的中华文化,必须有效地整合这两种文化。

  笔者认为,“和合”或“中庸”不是亿万老百姓心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当日本军国主义者把大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时,当我们的民族面临着灾难、甚至危难时,我们能讲“和合”能讲“中庸”吗?不!民间文化中到处都洋溢着的“生生不息”的意识,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意涵,表现在家族、家庭和生存上,就是对生命意识的崇尚;表现在国家、民族、个人安身立命上,就是对自强不息的崇尚。人祖女娲用泥土造人,使人烟延续、宇宙存在;战神刑天被砍掉了脑袋,仍然挥戈战斗;大禹受命治理大洪水,转战于九州,最后化石而生启;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挖山不止……这些中华民间文化的经典之作所显示的,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而现在的问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锋芒悄悄地被吞噬掉了,一度被重视的民间文化,又变成了极少数学者“把玩”的玩意儿,已经争得的“座位”再次被挤掉了,始终没有在中国文化研究中站稳一席之地,民间文化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始终没有得到人文学术界的阐发和重视。

  民间文化是民族的根

  说民间文化是民族的根,绝非夸张。失掉了自己的民间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事实上,直到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遗产也仍然是亿万中国老百姓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只要到农村去走走看看,便会发现,农民兄弟们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民间文化中,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民间文化。从住宅的布局,家族的绵延理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祖先的追念和祭奠,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的礼仪,道德伦理准则,节庆的仪式等等,可能因富裕程度的不同而简繁不一,可能逐渐趋于简化,但其遮蔽着的、埋藏在老百姓内心深处的理念却没有变化,没有失忆。其实,普通老百姓,无不生活在两重世界中:一方面,他们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一心一意奔小康;另一方面,传统民间文化中所包含和宣扬的一些思想观念,仍然是他们日常生活所崇尚和遵循的理念和准则。他们以“自强不息”为文化精神,在民族危难中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共产党在农村最积极最可靠的支持者,但在遇到困难甚至劫难而又无助时,他们还是会经常求助于天地、神灵和祖先,祈求他们的保佑。民间文化就如同母亲,母亲的脸上刻满了风雨剥蚀留下的皱纹,皱纹里也许粘满了污垢,甚至在嶙峋的颧骨上还带着种种伤痕,但她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民间文化也一样。它既体现着我们民族崇尚的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同时也不乏巫蛊、迷信等荒诞无稽之谈,并可能因此而显得丑陋,但它毕竟是我们民族之根。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里下岗失业者增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即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还不少。社会上本来就存在的、而在很长时期内处于休眠期的巫术等蒙昧思想和迷信活动,在这些困厄的人群中,迅速滋长蔓延起来,是合乎文化发展规律的。尽管从文化学的层面来看,巫术等迷信活动的复兴自有其社会的和经济的背景,但它们的泛滥也给我们今天的理性思维(科学思维)、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建立提出了挑战,如任其泛滥,必然会给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造成一定危害。特别是一些不法之徒盗用民间文化的名义,装神弄鬼、打卦算命、图财害命,这种种行径,则与我们所要保护的民间文化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如论者指出的:这些迷信活动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妨碍着人们思想的健康成长,阻滞人们积极参与和正确进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活动,毒化那里的社会风气,干扰以至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是我们必须要摒弃的。

  

  (作者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 1 25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