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传统文化复兴的悲喜交集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1-02  作者:詹韶

 

    回望2007年,“传统”毫无疑问成为文化界的热门关键词之一。申遗、公祭、国学班、百家讲坛、节假日调整……这一年里几乎所有跟文化沾边儿的热闹事都和“传统”脱不了关系。国人仿佛突然间醍醐灌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悠久博大、深沉厚重了,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中去,而一度在中国主流文化语境中悄无声息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也好风凭借力,晴空一鹤排云上,成为商家挖掘的富矿和消费者体验异族风情的欢乐场,恍惚间给人一种文化盛世、文明复兴的表征。

  那些皓首穷经、青灯黄卷的传统文化学者们有福了,笑逐颜开地充当起资政的角色,对弘扬民族文化指点江山;那些奔波在穷乡僻壤的文化馆员们有福了,主旋律的号召给他们注射了兴奋剂,涌动着他们在新一轮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中鞍前马后;那些本土文化的关心与爱好者有福了,后殖民的理论与实践如同一管鸡血,喷散在他们孤寂许久的心房,他们张扬着红扑扑的脸蛋投身到鼓吹传统的交响乐之中;那些冷落多时、掩盖在岁月尘土中的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有福了,再也不像先前一样被视作阻挡现代化前进的障碍了;那些中断多年的仪式祭典有福了,它们成为连接中华民族历百代而不衰的心灵寄托……这是一场众神狂欢的嘉年华会,挟裹在集体无意识的浪潮中,人人似乎都体察到中华文明千年不灭的灵光,将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一路狂飙突进。

  此情此景令人悲欣交集:传统文化自觉复兴的势头,一则以喜;时代的浪花翻涌,下面却是波澜不惊的慢流,一则以忧。大众恢复到对于本土古老文明的热情固然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然而如果仅仅是在政治意识形态和商业逻辑合谋的诱引中随波逐流,则很有可能与真正的复兴南辕北辙。透过表层的喧哗与骚动,让我们看到我们时代中传统文化真实的命运。

  于丹《论语》心得的热播与热卖,无疑是年度最热门的文化事件之一。将生存智慧、世俗情怀、温情励志掺和进对经典《论语》的解读,所形成的“知音”风格的传统经典今说,究竟离真正的传统有多远?众说《论语》几乎是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就长盛不衰的事情,尽管屡有波折,不过从先秦元典儒学,到秦汉表儒阴法的一统天下,再到宋明理学心学的援佛入儒,又一转为引入康德与黑格尔哲学的现代新儒学,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部《论语》。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论语》的新解读都是在思想层面的内部进行,这与后来的商业化介入是明显的分水岭。通俗化解读在钱穆和李泽厚那里就开始了,早先进入商业程序的也有蔡志忠的漫画、南怀瑾的散说,不过于丹却走到了极致,不光有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更有着当代意识形态意义网络投射的印记。心灵体操和精神按摩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传承古代经典的精髓?难道就是催生《丧家犬》这样新一轮的抢滩行为?当然,不能否认于丹现象在大众文化上的意义,但是如果真的以为是传统文化的复兴,那未免三岔口上摸黑店,关公老爷战秦琼。

  国学院的成立和国学班在各地雨后春笋一样的跟风,是另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要知道被津津乐道的民国清华国学院不过仅仅存在了4年,与其说是国学院起到了整理国故、承传文明的作用,不如说是“四大导师”本人的影响力在后来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力。另外,何谓“国学”?“国学”毋宁说是现代学科建制规划整理的结果,在前现代时期根本无所谓“国学”一说。传统文化又岂是只注重中原精英文化的“国学”所能完全包容?“国学”将置那么多散落在民间大地上经久不息的草根文化小传统于何地?又如何面对生机勃勃、虽遭磨折而终未灭裂的少数族群文化?

  要给当代传统文化复兴的现象一个解释,会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有一点是直观上就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全球化话语的奔涌而来,促使本土文明应激式的反应,这种反应又在周边国家文化民族主义的甚嚣尘上中得到催化,于是在中国,文化民族主义隐隐然成为一种似是而非的主流话语了。因为附着在功利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上,所以在繁花似锦的表象背后是另外一张凄凉的面孔。

  我要说的那些较少有政治和商业利用价值,而对于某一社会群体有着重要意义的边缘性传统文化。

  在姹紫嫣红的文化图景中,图瓦人的楚吾尔无人问津,活跃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史诗岌岌可危,傣族慢轮烧陶的工艺只靠个体在维持,回族的重刀武术后继无人……这些都还是浅层面的,进一步说,那些如同天葬台边蜂拥着的苍蝇一样的观光客、摄影者,走马观花地走过吐鲁番、那木措、香格里拉,他们有几人真正关心、体验、理解那些“他者”的内心与情感?而没有了这些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我们的传统就是残缺的,所谓的“文化多样性”也只不过是官样文章的模式化翻版。

  在一片欣欣向荣的传统文化复兴热闹场景中,需要有一份冷静的思索和冷峻的目光。它促使有心的人去思考诸如平等、公正、和谐、多元的含义,促使我们在关注大传统时,也看到小传统;照顾多数的权利时,不忘少数的资格;重视精英的思想时,同情民间的视角;弘扬主流文化的价值时,彰显边缘文化的魅力。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信息中心 出版日期:2007-12-28 期数:71228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