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假日:黄金周的“七年之痒”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2-05  作者:刘大先

  实行了8年的“五一”黄金周拟于2008年取消,清明、端午、中秋将成为新的法定假日,国家发改委已经将新的假日草案公布,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这是政府在文化复兴的指针导引下,经由专家学者的论证,综合考虑民众意向的一项举措。尽管因为利益诉求的不同,在社会上依然存在着诸多争议,判断其利弊为时尚早,不如切实地看看这一国家举措所含有的多重意义。因为它不光是一个制度调整事件,也牵涉经济生活和民俗与政治的内在纠葛。


  一个创造历史的冲动

  清明、端午、中秋在中国文化的主体时间观念中是岁时节日,起源于农耕文化的节令体系和宗教祭祀传统。与当代同时并行的西方节日和政治性节日不同的是,这是民族传统节日,它们无论在国家时间制度中,还是在广大民众心里都占据着显赫的地位。这些节日除了有计时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赋予这些节日以一种特殊的价值、情感内涵和伦理需求,属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原先的“五一”黄金周中包含着“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前者是从1890年起才实行的,为的是纪念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城20多万产业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掀起的流血大罢工运动,此后被引入中国;后者的历史更短,193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以纪念发生于1919年的青年爱国运动。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很显然,二者都是近现代才诞生的政治性节日。

  意味深长的是,黄金周的取消和对于传统节日的回归,体现了一种国家与民众在节假日体系中的协调与统一。事实上,一个社会的时间系统往往存在并行不悖的许多层面。比如在1912年,由孙中山宣布废除了阴历而采用阳历。但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地域性差距大,长期以来以农业为立国之本,阴历在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里一直没有被真正废除过。而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实行的时间节日体系也与中原地带不同,比如有藏历、傣历、伊斯兰历等多种历法。节日更是五花八门,有苗族的牯脏节、苗年,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雪顿节,白族的“绕三灵”,布依族、仡佬族、壮族、水族的“三月三”、“六月六”,彝族的“插花节”、“密枝节”、“赛装节”、“跳公节”,羌族的“羌年”,哈尼族的 “十月年”,阿昌族的“会街”,傈僳族的“盍什节”、“刀竿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新米节”,独龙族的“卡雀哇”等等。这些形色各别的社会时间观念与节庆假日,在国家时间的一体统摄中,起着活跃多样性文化的作用。

  清明、端午、中秋从其根源来说也是族群性、地方性、区域性的节日,但是因为辐射范围广、影响民众多,而成为中华民族共享的节日文化遗产。它们一旦经过政府机构的认定,法制化之后,就具有了政治意义。这是一个再造历史的过程,所谓传统的“发明”恢复,就是将传统节日作为凝聚点,通过时间的周期复现,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情感,实现了其他文化形式难以实现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化作用。

  一种经济活动的转场

  有关传统节日的内涵,专家学者已经从发生学、情感诉求、体系机构、功能传承作了学理性的阐释。不过,引起更多人关注的可能还是现实的功利考虑,这也是黄金周要被三大节取代引起争议的焦点所在。

  节日与假日本质上不是一回事,如今的黄金周显然走到了它的“七年之痒”,一方面,“五一”、“十一”都属于政治意义上的官方节日,传统文化的积淀不够深厚,在民众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更多是休闲、娱乐功能,很大程度上成为消费性的假日,除了政治意义上的形式主义庆祝,节日的氛围被假日的狂欢冲刷得几乎不见踪影。另一方面,如同专家们已经指出的,它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中国人休假的办法,只是当时国家为拉动内需消费而匆忙出台的替代措施。旅游管理部门将“黄金周”的休假方式向旅游方面的误导,令“黄金周”几乎变成了“旅游黄金周”,同时假日的人群集中休假给交通、食宿、环保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也暴露出了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

  而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希望在假日生活中融入更多的节日文化因素。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在现有的假日制度安排下,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日渐被淡忘。新休假方案有望使人们在休假的同时,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领悟亲情、和谐等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们对节假日制度改革的另一种诉求,是希望能比较自由地选择休假时间。三大节的方案的出台有望使节假日的分布更加合理,既有长假期,也有短假期,可以有效满足广大群众的旅游需求。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微妙的联系在这里被链接起来,历史的渊薮和商业化功利之间的博弈被带动起来,可以说这是在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浪漫情感与社会现实中寻求平衡的努力,可见的未来是由此可能引发一种新型假日经济的转型。文化传统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可以清洗早先节日污染和环境污染带来的不良后果。果能如此,则善莫大焉,这大约也是政策制定者美好的愿景吧。

  一次本土民俗的展演

  节日如同语言和文字一样,是对人类具有指示和沟通作用的一套符号体系。构成节日内容的每一事物,都可以解释为一种具有传达意义的功能的符号,而节日则是由一系列符号相互联系而成的文化体系,它是有方向、思想和意义的。其文化象征、寄托情感、凝聚大众、弘扬传统的价值已经成为常识,需要指出的还有就是重新发现本土文化的意义。

  这次节日调整的亮点就在于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这一姿态是近代以来所没有的,表明在全球化时代,本土民族文化的自觉确认与回归。一时性的黄金周被常态的假日替换,温暖人心的是有着悠久渊源的民族节日。应该说,尊重并弘扬传统民族节日,也是为世界保存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在2008年这样全球瞩目的时间,在一贯以来的文化逆差中,这一举措还带有“文化输出”的色彩。

  长久以来,经历了上世纪初的西化浪潮,五六十年代的革命跃进,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冲击,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已经在政治行动、商业行为和民众的集体无意识中日益淡化。形成对比的则是情人节、圣诞节等外来节日在青年人群中的流行。中国许多节日与农耕或者游牧的传统有着密切相联,与时令节气、宗教祭祀有关,而现在正进入一个现代化、城市化、商业化的时代,节日的内涵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变化,这也属于流动的传统的一部分。但是,这属于内核稳定,外延移动的范畴,也就是说传统总有着深厚的内涵沉积,不会轻易丧失。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由外来文化的挑战与刺激而兴起的文化民族主义意识也许是本土文明复兴的前兆。它能够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的认同。

  有许多源自中国的节日在华夏文明区域或者说儒家文化圈中影响深远。比如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中国香港和台湾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列为有假的节日。此次把这三大传统节日纳入假日体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除了前面提到的作用之外,还可以让港澳台胞、海外华人在文化认同上有归属感,增加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本土民俗经过展开、衍生、推广、弘扬,有可能成为国际交往中重要的文化竞争力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改革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信息中心 2007-11-16 期数:111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