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湘西:对你什么最重要?
《湘西民间工艺美术精粹》序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1-16  作者:刘锡诚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世界范围早已是人所共知、人所共忧的问题了。但关于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却是最近十多年才逐渐开始的。而作为这一认识的标志,应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系列关于保护民间创作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件的诞生,如2001年11月2日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05年10月20日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些国际文件的核心。中国全国人大于2004年8月批准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成为这一国际公约的第六个缔约国,我国政府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些文件中提出的理念,特别是接受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文化理念与发展战略,承担起在我国广大幅员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并先后制定了一些与保护遗产有关的文件,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保护计划的实施,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中华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和相对封闭,另一方面由于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体”观念和“文化例外”的理念,故而导致我们的许多人,对于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关注;对于本土文化多样性的急剧萎缩和外来文化的入侵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对文化多样性急剧萎缩趋势认识的不足和忧患意识的麻木,对于保持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文化是指那些相对于自然物的人的创造物,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部分。文化是由民众集体创造、世代相传的,是在传承、延续中得到发展、进化的,而不单是那些所谓英雄豪杰和贵族圣贤(圣君),也不是那些自命为革命家的人所创造的。一个民族创造和传承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是后世一切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渊薮和“基因库”,是民族的“文脉”,是民族之根。文化虽然是精神的产物,但它随时依附和适应于民众生产生活的要求、改造自然的要求以及认识世界和协调社会的需要,故在其发展的长河中,既有吸收也有扬弃,发生变易是必然的。但历史的变迁(如各种类型的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既可能给文化带来进步性的嬗变,也可能给文化带来衰减性甚至破坏性的变异。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也会给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带来重大变化。譬如,主要产生于(原始)农耕文明条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原始)农耕文明的社会条件动摇了或消失了,它们也就失去了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巨大的社会变革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冲击是历史性的。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许多讴歌民族历史的悲壮诗篇和熔铸民族智慧的故事歌谣;许多古老的艺术表演形式和手工技艺;许多被民众创造出来又滋养了一代代民众的民间知识,等等,等等,在历史的烟尘中悄无声息地被遗忘了或部分遗忘了。这种文化衰减现象,在汉族聚居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多有所见。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近50年来的社会巨变,带来的是民族文化的加速汉化和现代化的倾向,很多青少年不再愿意穿自己民族的服装,不再愿意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不再愿意传承自己民族的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从而使这些传承了几千年几百年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和技艺出现了断档或部分断档,以至后继乏人的危机。前几年,我曾到昆明郊区的一个纳西族村寨考察,到场子里来跳舞的人,全都是村寨里的老年人(男女),居然没有一个年轻人。当我带着疑问深入到一个家庭里去探访时,看见年轻人都在屋子里看电视。据告知,他们开始热衷跳外来的迪斯科。这与20世纪80年代我在民族地区考察时看到的情况已发生了巨大反差。2007年6月14日,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有368个,到80年代初减少到317个,到2005年减少到215个,其中减少最甚的是农村的小剧种。戏曲剧种的这种萎缩锐减的趋势,只不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冰山一角,其他的表演艺术和工艺美术领域,也莫不如此,只是目前我们的各级政府和学术研究机构还缺乏这方面的调查统计材料而已。

  面对社会巨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巨大冲击,政府开始采取实施一些保护措施,非政府组织也参与进来,而且已初见成效。但也显现出了一些堪可忧虑的问题和倾向。在此社会巨变的历史时刻,有历史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和人文学者,应该以自己的智慧、专能和力量,为保护文化遗产(在当前,因遗忘而面临传承危机的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点有益的事情,使我们祖先传递给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遗产能够传给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使我们的多样性的中华文化不因某些现存的形态和样式的消亡而变得逊色。

  湘西文化界朋友们编著的《湘西民间工艺美术精粹》,是他们在新形势和新理念下为保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的新成果。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她以其奇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和神秘的民间文化,成为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的一块独具风采的宝地。汉、苗、土家等民族和谐相处,不仅各自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而且各种文化之间既有吸收,又有交融,共同创造和培育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生态区域。2006年我到湘西,不仅走访了凤凰这样名播海内外的古城镇,还在德夯参加了正在那里举行的鼓舞文化竞赛活动。由此我亲自见证了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和古今文化并存的湘西。收录在本书中的湘西各民族的民居、服饰、土家织锦、银饰、苗族花带、苗族刺绣、挑花、锉花(剪纸)、纸扎、蓝印染、雕刻、陶器、竹艺、画艺等,在湘西考察走访期间,也都曾近距离观览、欣赏过。这些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或曰工艺美术,向我们讲述了湘西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及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这部选集的编辑出版,不仅是作为国家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综合试点单位之一的湘西自治州交出的一份调查成果,而且也向所有期望了解湘西及其文化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饶有兴味的视角,这无疑是一本合乎时宜和适应时代需要的好书。编著者和责编者向我索序,写出这些意见,既是向读者推荐,也权当为序言。

                                        2007年8月10日于北京安外寓所

 

文章来源:《湘西民间工艺美术精粹》,学苑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