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根“文化接力棒”传下去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8-06 作者:刘锡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试点、普查和“名录”申报过程中,具有悠久传承历史却几近被历史烟尘湮没无闻的智化寺京音乐、天坛中和韶乐、京西幡乐这三个珍稀和濒危乐种,先后被专业人员挖掘整理出来,使古都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族中又增添了几个重要成员,受到国家和专家的重视,是理所当然、也是令人欣慰的。
之所以说“珍稀”和“濒危”,是因为这三个乐种都滥觞于遥远的古代,历经历史长河传至今日,堪称是各自乐种中的仅存者。中和韶乐被确认为明清两朝举行祭祀及宴饮等活动时演奏的宫廷乐舞,但中和韶乐的滥觞,却可远溯至西周和春秋时代,原本也是采自或融汇了民间乐舞而加以雅化后成为定制的。经代代传承而及于今天,经过整理逐渐恢复了其中的部分节目,可谓京都传统文化绝响。
智化寺京音乐的源头,虽也是来自宫廷,但被佛教寺院所接受、改造和发展,前后已有560年的漫长历史,在不断吸收和改造中,仍保存下了某些唐宋时代的音乐旧制和风格,殊为可贵,而由于其传承仅靠乐僧口传心授,代代相袭,如今第26代传人只有两人健在,后继乏人。
深藏于京西百花山脚下两个小山村里的京西幡乐,据传,是举行古幡会时祭祀孔子的民间吹打乐,既保留了明清祭祀音乐的袅袅遗韵,又散发着京西骆驼商道上独有的山野的清新。现代京都人,能拥有和享用如此古老而质朴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得天独厚的天赐吗?!
古代礼乐歌舞是一体的,即使是民间文化亦然,这三支产生和蕴藏于古都之地而风格、审美趣味和本初价值取向上的古乐,能穿越历史的时空传承至今,虽然在传承中已失掉了歌舞的部分,只传承下来了乐的部分,也实属难得,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并应完好无损地把这根文化“接力棒”从我辈手中传递下去。
这三个乐种或多或少都染有宫廷文化或上层文化的血统,有的甚至缺乏完整的传承的线索或链条,这的确给它们的身份的确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们相信“礼失,求诸于野”是文化发展和嬗变的一条不变的规律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坚定地相信,这些乐种的肌体上也或多或少地显示着民间文化的血缘,透露着民间文化的野性活力,尽管与一般所说的藏于穷乡僻壤中的那些民间文化多少有别。
况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已于近日生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专名的含义,已经突破了我们几十年来坚守的把民间文化分成上下两层(即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也有学者分为三层,即上下层之间加上通俗文化)的阶级(或阶层)理念,而把在族群或社区内代代传承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性和定位的主要因素和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我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
之所以说“珍稀”和“濒危”,是因为这三个乐种都滥觞于遥远的古代,历经历史长河传至今日,堪称是各自乐种中的仅存者。中和韶乐被确认为明清两朝举行祭祀及宴饮等活动时演奏的宫廷乐舞,但中和韶乐的滥觞,却可远溯至西周和春秋时代,原本也是采自或融汇了民间乐舞而加以雅化后成为定制的。经代代传承而及于今天,经过整理逐渐恢复了其中的部分节目,可谓京都传统文化绝响。
智化寺京音乐的源头,虽也是来自宫廷,但被佛教寺院所接受、改造和发展,前后已有560年的漫长历史,在不断吸收和改造中,仍保存下了某些唐宋时代的音乐旧制和风格,殊为可贵,而由于其传承仅靠乐僧口传心授,代代相袭,如今第26代传人只有两人健在,后继乏人。
深藏于京西百花山脚下两个小山村里的京西幡乐,据传,是举行古幡会时祭祀孔子的民间吹打乐,既保留了明清祭祀音乐的袅袅遗韵,又散发着京西骆驼商道上独有的山野的清新。现代京都人,能拥有和享用如此古老而质朴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得天独厚的天赐吗?!
古代礼乐歌舞是一体的,即使是民间文化亦然,这三支产生和蕴藏于古都之地而风格、审美趣味和本初价值取向上的古乐,能穿越历史的时空传承至今,虽然在传承中已失掉了歌舞的部分,只传承下来了乐的部分,也实属难得,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并应完好无损地把这根文化“接力棒”从我辈手中传递下去。
这三个乐种或多或少都染有宫廷文化或上层文化的血统,有的甚至缺乏完整的传承的线索或链条,这的确给它们的身份的确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们相信“礼失,求诸于野”是文化发展和嬗变的一条不变的规律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坚定地相信,这些乐种的肌体上也或多或少地显示着民间文化的血缘,透露着民间文化的野性活力,尽管与一般所说的藏于穷乡僻壤中的那些民间文化多少有别。
况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已于近日生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专名的含义,已经突破了我们几十年来坚守的把民间文化分成上下两层(即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也有学者分为三层,即上下层之间加上通俗文化)的阶级(或阶层)理念,而把在族群或社区内代代传承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性和定位的主要因素和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我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
文章来源:民间中国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