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宋兆麟]重在田野调查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6-15  作者:宋兆麟

    我国究竟有多少非物质文化资源?在众多非物质文化中,如何根据其价值进行分类定性?在抢救上如何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制订保护计划?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要像文物普查一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非物质文化普查。
     首先,普查是摸清家底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过去虽然有一些记载,但比较简单、零散,远远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需要。而且上述记载是很有限的,许多文化内容缺乏文字记录。因此至今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不清,有多少种类别,尚心中无数。为了摸清现状,应该全面普查,写出调查报告,这是基础性工作。
     其次,普查是进行分类保护的需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不少民族内又分若干支系,其文化多有差异,所以中国非物质文化极其丰富。但是从文化价值上说是不同的,应该按类划分,即像保护历史文物一样分为一、二、三级,分别由国家、省市、区县三级保护。已经公布的第一批518项保护名录,就是属于国家级保护的。为了明确性质,分类排队,必须从普查入手。
     第三,田野普查不仅是摸清家底,也便于分类定性,还能在普查中得到不少新的发现。过去进行的民族调查,在“十套文艺集成”中多有记录。同样,此次普查也会如此。在最近“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展”上就公布了一些新的发现。如过去认为重庆梁平年画已经消失,但通过重庆市开展普查,又找到了一位传承人,并发现了一百多块年画木版,其中有不少古老的年画,为此编著的《梁平年画》一书即将问世。
     科学普查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应该严格按科学规律行事。一定要请各个门类学科的专家指导、参与,事先应该举办干部培训班。每个调查者都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如事先要作好业务准备,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的调查研究成果,选择好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地区或调查人;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普查,如个别采访、开座谈会、跟踪调查、实地测绘、统计数据、现场观察、翻阅档案、拍摄影视、搜集实物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普查必须遵守科学性,要深入基层,对所得资料要反复核实,不能道听途说就下结论,其成果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最后的成果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利用文字书写成普查报告,坚持资料性、科学性,这是实施保护的依据。一种是形象资料,如拍照片、录像、绘画等,如纹面课题,光照相是不够的,还应该把每个纹面者的纹样画下来,注明姓名、年龄、地址及其纹面故事。还有一种是搜集实物,这也是传承的手段之一。应该指出的是,城市非物质文化有其特殊性,一是包容性强,其中既有城市的市井文化,也包括不少农村文化;二是“活态”文化少,“死态”文化多;三是城市是接受新生事物的桥头堡,像上海的小洋楼等也应该给予关注,它也是一种民族民间文化,实际是海派文化的反映。这些城市非物质文化特点,决定了城市保护非物质文化工作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针对城市变化快,抢救工作更紧急更重要;针对它们的包容性,要求普查应该在更广泛的地区进行;对“活态”少,“死态”多的,抢救时应尽量多搜集实物,力求办一些小型的专题性博物馆。
     科学普查不仅是摸清家底,进行分类定性,不断发现传统文化的手段,普查本身也是一个研究大舞台,它对业务干部的培养也很有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6-12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