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留住民间故事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5-14  作者:魏洲平
     笔者曾在《想起了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一文中谈到:“我清楚记得,钟老还有一个重要想法,这就是对黄色或鬼怪故事、歌谣等等这类就要消失的珍贵资料,要注意进行抢救性、保护性的搜集和收藏。因为这也是人类优秀的口头文学创作,不可再生。老人说,其中大多数虽然不必正式入卷,但特为这类搞一个资料库性质的内部卷还是必需的。遗憾的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估计很多省市都没有做这项工作。没有搜集和收藏这类民间文学遗产资料。现在,会讲这类口头文学的人几乎没有了。这个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一位对民俗和民间文学有着深厚研究的读者就此给笔者留言:“文章拜读。有一个细节不曾听你讲过,关于民间鬼神和性文化故事,钟老有如是远见,真是大家之言。人类从哪里走来,民间文化有最权威的内容与结论。可惜我们时常数典忘祖,把那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当做糟粕。现在想来,如不改变观念,把这些金玉还视为粪土,那将酿成又一种自我摧毁民间文化的大错。孔学遭受多次劫难,但有一部《论语》,今天还能让于丹讲出心得。民间文学失传了,由于没有文书记载,可能真的要断代了。我所见过的一些故事大王,在田头、在牲口棚讲这些故事的文化传承者们,带着他们满肚子的故事消失了。想来真是可惜。我感觉,这些故事里,真的有不亚于《山海经》、《搜神记》价值的瑰宝。”
 
      读了这位先生的话,笔者异常激动。是的,这位先生说的没错。在经济、政治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可能丢掉、甚至是糟蹋了许多宝贵(不仅仅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受到最不公平待遇的,就是民俗和民间文化。自二者在中国确立后,特别是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下,虽然在民歌、剪纸、民间舞蹈等有限的领域给与了较宽松的发展环境,但在整体上,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是被轻率、笼统地认定为“封建”、“落后”、“腐朽”的“农民意识”的,登不了大雅之台的“俗玩意儿”。凡有“运动”,都要拿二者批判、戏耍一番。虽然,经钟敬文等老前辈们的奋争,最终保住了民俗和民间文学在文坛上的地位,但谁心里都明白,二者不过是在文化大厦的屋檐底下忍气吞声、苟延残喘的可怜儿罢了。与它相邻的任何一个学科,比如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都要比它硬气得多!
 
      有些人完全不懂,没有民俗和民间文学,哪来的《论语》、《诗经》、《楚辞》、《山海经》、《搜神记》、《淮南子》等等?!《山海经》、《搜神记》、《淮南子》、《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优秀的文学著作的诞生,应该就是我们口头文学较早的采访、搜集模式。这些经典著作有着世代永存的文化力量和艺术魅力,这绝非是这些作者个人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而是我们的民俗和民间文学确实是太精彩和丰富了!
 
      民俗和民间文学保存着我们民族最原始、最纯正的文化基因(或叫文化信息)。如果它们消失,可能就是我们纯粹中华文化即将灭绝的信号。就像当今的老虎或白暨豚一样,虽然现在还剩下人工饲养的那么几只,但基本不能形成种群,即将彻底灭绝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当今我们民族文化基因正在消失,社会文化从灵魂到外壳,正在被不中不洋、不雅不俗、非驴非马、非人非鬼的中外垃圾文化所慢慢取代。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门头沟分卷》开篇第一个故事是《兄妹创世》。讲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场巨大灾变后,人都死绝了,就剩了兄妹二人。为了能使人类繁衍下去,兄妹决定结合,再造世界。如用传统封建礼教看,这故事绝对是大逆不道、荒诞不经的乱伦之言。但在民俗学家眼里,它恰恰真实反映了史前人类血亲的婚姻状态。如果我们不保留下这种口头文学,怎么能给进化论提供文化方面的佐证呢?
 
      另外,对民俗和民间文学的研究,笔者还有这样一种认识:民俗和民间文学或民间艺术是适应人类低生产力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具有不可复制或再生性。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或叫遗产,今后它们只能作为少数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了。已经基本实现了“四化”的现代人,尤其是看着日本卡通片和美国大片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们,很难从荒诞的“傻姑爷”、鬼狐故事里取得他们所需要的文化营养和愉悦了。因此也就很难理解和接受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的文化内核。这不是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家的错,更不是文化教育的错,这只是一种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虽然如此,笔者认为民俗和民间文学、文艺中,还有一些东西是可以有条件地继承和再发展的,比如某些民间游艺项目。京西有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叫“太平鼓”。那原是一群缠足妇女的集体舞。舞者手中的鼓,既是伴奏舞蹈的乐器,又是舞蹈的必需道具。其起源久远,据说与早期巫术活动中巫师的举止动作有关。京西太平鼓曾与山西威风锣鼓一起,代表中国民间舞蹈参加了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但那些舞蹈动作也是经过某些改造的。因为,其古老的“原生态”舞姿无法表现我们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