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网:虽然“非遗”的提法近几年才出现,但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有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作为一个明确的独立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才在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正式成立。目前,我国“非遗”学科建设已渐成气候。
实践基础上的学科建设突破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力量最为雄厚的是具有56年历史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该院汇集了众多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在艺术科学研究各个领域,都推出了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成果,特别是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艺术研究院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保护和研究传统与民间表演艺术的世界性主要机构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传统与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公布的中国首批5家研究保护机构,全部都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承担着文化部委托的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论证、评选工作,近年来已有效地建立起了规范的申报的论证评选机制,中国昆曲艺术与古琴艺术成功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单位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进展。
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招生规模得到迅速扩大。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中国艺术研究院成为中国第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设有8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成为全国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中大部分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门类。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还聘任了首批30位民族民间艺术家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将高层次的科研力量同民间草根创作传统相结合,这种方式在国内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实践基础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当前该学科建设具有标志性的理论著作。
不断壮大的力量
从全国范围来看,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中国社科院和中央美院是国内较早进行“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机构和高校,办学的十几年间,培养了相关专业人才数百名,这些人目前活跃在“非遗”教学、保护和研究的第一线,成为学科建设能够进行下去的人才保证。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1983年开始,每年都有数名研究生毕业;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研究室(后改为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自1980年成立以来,除已培养了三届共30多名研究生以外,还有20多名本科生每年从这里走出去。
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对记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工作,我们开展得很艰难。‘非遗’的重头戏在民间,在农民身上。可是长久以来,以农民为主体的这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模式被忽略了。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得很不够,更别提在此基础上的学科理性化建设了。而‘非遗’学科建设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是对‘非遗’研究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总结,为‘非遗’工作注射了一支强心剂。”
乔晓光表示,“非遗”专业的招生情况越来越好,报考人数在增加,质量在提升,他对专业前景表示乐观。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朝戈金教授认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应该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理性思路,“非遗”保护是一项功在千秋、恩惠子孙后代的公益事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于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来说,无疑是互惠双赢的。
多种形式的探索
据了解,高校和研究机构依托自身专业特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以广泛流传于少数民族中的歌谣、史诗、传说、故事等民间口头艺术为研究重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重心放在民间美术的研究与传承上;中央民族大学设立有口头诗学方向的博士培养点;浙江师范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硕士培养点设在民俗学专业……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研究方向上虽各有侧重,但纵观其学科发展史,以下特点是其共有的:
“学、产、民、官”四位一体相互促进,即专业科研与学生培养、社会效益创造、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和推动政府加强“非遗”保护机制四者的结合。四位一体的理念由中央美院“非遗”研究中心明确提出,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学科建设中,也明显存在这一发展趋势。中央美术学院“非遗”研究中心结合对地方民间艺术形式的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田野作业能力和对“非遗”项目的申报、保护、管理等一系列程序的熟练应用。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一些地方政府签约建立了十大基地,搜集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口头文化经典大型史诗《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的各种记录版本,收藏有珍贵的手抄本和第一手的音像资料,同时不断更新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为国家九部委共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提供珍稀照片及录音资料。
数字化与网络化相结合。高校和研究机构从各地获得的最新信息都被整理入两库:资料库和数据库,高校在此基础上成立本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把研究成果与原始资料公布到网上,便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也使研究人员摆脱了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查找的辛苦。
令外国同行称赞的特色化道路。中国社科院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开发的学术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办“非遗”研究基地的创意,得到外国同行的肯定,称其是有中国特色的促进“非遗”研究的长效互惠机制。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浙江省文化厅与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共创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使三所高校和政府在“非遗”学科建设中的合作更为加强。
国际间交流与协作日益增加。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频繁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直接与外国同行对话,越来越多的学术专著和论文被翻译成外文,介绍到西方学术圈中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非遗”研究与人才培养现状。很多高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国内“非遗”学科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难就难在学科发展不成熟上
采访当中,教授们普遍认为,适合本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建立,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这些模式规范化、完善化,再加以推广。朝戈金教授说:“与西方相比,我们的学科研究落后了20多年,他们的学理性探究更为深入,学科应用范围更广泛。”乔晓光教授认为,较短的学科发展史所导致的教材缺乏的状况亟待弥补。各高校都将在多年教学实践和民间调查的基础上,汇集整理研究成果,各自编纂符合学术规范的理论教材,并在反复实践中及时更新。中国社科院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丛编”、“活着的经典丛书”、中央美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浙江师范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都已列入出版计划之中。高校“非遗”师资队伍的培养与补充也在具体实施中,教授们认为,这会解决“非遗”学科建设的教师队伍储备难题。
“非遗”学科建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高校学科跟风现象普遍存在,坚持不下去就“停业”的也屡见不鲜,造成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由于高校的门槛高,一些“非遗”从业人员不敢报考研究生,虽有心向学却无奈文化水平达不到高校要求,也阻碍了他们专业知识的扩容。某些“非遗”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也着实让人担忧,因为种种原因,好多人未能进入急需人才的博物馆、群艺馆等对口单位,所学非所用,令业内专家感到十分惋惜。
一位专家分析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内涵丰富,门类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各自抓住其中的某一分支展开研究,这种纵向深入的学科建设固然能够取得某方面的可喜成果,然而,大家各自为战的局面可能会导致“非遗”学科的支离破碎,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成为制约今后学科发展的一大因素。
链 接
目前已建立“非遗”中心的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民族文学研究所(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中央美术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文化遗产学”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 “口头诗学”方向培养博士研究生
华中师范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 藏缅——阿尔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南京大学 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心
浙江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浙江师范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民俗学“非物质遗产”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
杭州师范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天津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湖北美术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
延安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