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9日、20日,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论坛”在北京广州大厦举行。这是该中心成立以来第一次单独举办的学术会议。论坛正式代表40余人,另有相关媒体的记者与会。
文化部社图司正司级巡视员周小璞、社图司副司长屈盛瑞、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中山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李萍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项目官卡贝丝女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工程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刘跃进教授等人也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主持,李萍副书记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周小璞司长、袁振国副司长、卡贝丝女士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魁立教授先后讲话。
开幕式后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讨论,分别由黄天骥、叶春生、高小康、欧阳光、傅谨主持。出席会议的专家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1、从学理的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背景与目的进行讨论。
卡贝丝女士和曾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文化参赞达四年之久的现任文化部外联局邹启山先生,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法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产生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并且澄清了某些误解。邹先生指出,申报只是保护的开始、是保护的手段,保护才是关键。这从一开始就批评了申报过程中的急功近利思想,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呼应。中心副教授宋俊华博士也提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学理审思》的论文,回顾了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就是人类的精神遗产,同时指出这一提法的意义和局限。
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先生在题为《非物质文化作为遗产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发言中,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为什么(提出)以及如何研究与保护等问题在理论层面上逐一论述。日本爱知大学教授周星先生提出,被选定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有何意义?“文化遗产”果真可原封不动地得到保护吗?当前由政府强力介入的“文化遗产”行政和学术界的文化理解之间的有何关系等问题。周先生指出,回答所有这些问题的前提之一,是应回到文化的基本属性亦即传承性这一原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驹先生的专著《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堪称我国最早最详尽地专门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在论坛发言中,他把相关理论与自己长期以来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起来,提出精辟看法。
2、保护什么和如何保护?
就保护什么的问题,《民间文化论坛》主编王善民先生指出,目前大家的视线较多地集中在传统建筑、民间习俗、民间文学艺术上面,但对抢救与保护传统语言文化遗产的声音相对比较微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勤建先生为会议提交了长达数万言的长篇论文《梁祝传说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详尽论证了“梁祝传说”的产生、流传、价值等问题。
在如何保护的问题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共同体概念》的发言,除介绍他们借鉴国外研究经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建设的做法之外,还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资源共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田野研究基地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出建设田野研究基地的必要性,提出要把学术触角远远地伸进民间去,让学术的根须,直接获得民众的思想和智慧的养分。
3、交流了各地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专程从祖国的宝岛台湾赶来与会的台湾大学教授、著名戏曲学家曾永义先生介绍了他在台湾主持和参与昆曲、歌仔戏、高甲戏、南音等品种的研究与保护的做法,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先生就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拟在今年七月初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论坛”的构想和筹备情况作了大概介绍,并就民间文艺《十大集成》的编纂出版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
此外,中国戏曲学院傅谨教授介绍了多年以来,在濒危剧种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山东大学叶涛教授介绍了他所进行的泰山民俗调查研究工作,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介绍了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民间美术尤其是在剪纸等领域中所做的工作。
4、关于申报的法律机制和操作程序问题。
康保成教授就跨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申报”国家名录的法律机制与操作程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国家的评审委员会指定申报的牵头单位,协调各地区,签署授权书,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混乱。这引起与会代表的呼应和热烈讨论。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教授就“梁祝”申报问题,呼应制定细则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文化部社图司社文处处长孙凌平女士,中国民协向云驹先生,分别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5、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形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提法,它和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中山大学黄天骥教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形遗产的关系,谈到大学的学术转型问题。广州大学教授刘晓明从戏剧的文本研究和演出形态的关系,谈到学术研究的深化问题。曾永义教授呼应这些看法,并对戏剧史研究中与演出相关的术语提出自己的看法。
6、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角色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舒宪教授、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魁立教授,先后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建设提出大体相近的看法。叶先生对传统的学科设置提出质疑,认为学科建设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的学科完全有理由设立。刘先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性质,这一知识体系应当取得和以前所谓的经典性文化知识体系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大学和科研院所应当在这一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在《发言提纲》中和在回答记者采访时提出首先在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进而在条件成熟时设置本科专业的设想。
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官员杜晓凡博士提出,学者要和政府保持距离,尽量少参与政府行为。陈平原教授认为,在当前,尤其应当提倡学者坐书斋,学者不应当做学术活动家。“论坛”对于这一观点虽然没有正面展开交锋,但这一观点明显与上述学者的发言有别。论坛主持人在会议总结时提出,要从正面认识这一观点,注意大学与政府机构的区别,注意保持各自的传统优势。
“论坛”召开之际,适逢教育部颁发“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牌匾。在“论坛”开幕式之前举行了基地授牌仪式,由教育部社政司袁副司长向李萍副书记副校长、康保成主任授牌。
由于领导重视、准备充分、经费到位和天时、地利以及各方面的大力协作等因素,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与会人员几乎都是相关领域中的一流学者,所以讨论的问题很广泛,发言水平很高。文化部周小璞司长形象地把这次论坛称为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苏州论坛”的前奏。论坛结束不久,首都媒体如《光明日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对本次论坛分别作了报道,并且很快上了网,产生了较大影响。
图片1:教育部社政司袁副司长向李萍副书记副校长、康保成主任授牌
图片2:会议现场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