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汉族史诗吴语山歌亟待保护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3-24  作者: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的《吴语叙事山歌研究》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郑教授认为:吴语山歌亟待保护。上海作为吴方言使用人数最集中的地区,应当携手苏浙,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财富。 

    所谓“吴语山歌”,就是指吴语地区的民间歌谣。可是吴语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是没有山的,所以称为“山歌”似乎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学术界承用顾颉刚先生《吴歌小史》的说法称之为“吴歌”,可是吴语地区的老百姓,特别是上海话中却称“唱山歌”。 

    郑教授研究表明,吴语山歌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吴歈”、“越吟”,此时只有名目记载而未见原貌。到了南朝,“吴声歌曲”使得吴语山歌得以真正作为一种歌体出现。《子夜歌》、《团扇歌》、《阿子歌》等便是经过翻译和改编的吴语民歌。 

    历来学术界都认为中国汉族地区是没有史诗的,可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江南地区(湖北也出现)相继发现了数量可观的长篇民间叙事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江南地区的叙事诗主要就是吴语山歌叙事诗。目前已发现的吴语长篇叙事山歌有三十几首。去年整理出版完毕的《华抱山》长度达24000多行。 

    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郑教授看到,山歌的传承依靠着一些痴迷唱歌的歌手在家族或师徒之间代代相传。但是,现在会唱山歌的歌手都已年老,最年轻的无锡歌手唐建琴也已50岁了。现在的年轻人,听山歌的微乎其微,唱的人就更少了。因此,郑老师对吴语山歌的前景“有点悲观”。他说,虽然现在全国上下都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对于像吴语山歌这类口头文学的保护,最关键的问题是语境没有办法再恢复。硬性的保护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根本办法,最主要的还是要创造自然语境的传承环境,郑教授呼吁,可以通过举办庙会,重新恢复山歌比赛,恢复歌会,让老百姓学习、参与,成为一种民俗习惯,这样的保护效果可能更好。(记者曹继军 通讯员刘欣)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080323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