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铁梁]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抢救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2-29  作者:刘铁梁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计19个项,绝大多数是由发展中国家申报的民间传统仪式、口头语言和表演艺术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中国昆曲”也榜上有名。这是维护人类文化多元性的一个重要行动,其目的在于敦促各国政府和民间机构,要把那些遗留、残存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得与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及未被人为破坏的自然景观同样重要,应当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它们的价值能够持久地存在下去。同时它也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保护民间的和传统的文化遗产已形成更广泛和深入的认识。
    在我国,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呼声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的进程而日益高涨。事实上,于70年代重新兴起的中国民俗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这种保护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我们也提出为“移风易俗”而进行研究的目的,而“抢救”的目的却更是先行一步的。
    现在看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纳入全球化,我国有许多民间传统文化已经不是如何加以改变的问题,而是正遭受着冲击和破坏。因此现在对于它们的鉴别和必要的维护已迫在眉睫,应当由有关机构组织研究人员和社会力量立即启动和及时开展保护这些民间文化的工作,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行动。这一工作的开展有赖于民俗学等民间文化研究者发挥其重要作用,这首先是由于他们长年开展实地调查,具有发现、挖掘各地方传统文化的丰富经验,能够以科学的态度深入地理解民俗被民众所创造与传承的生活依据,所以在真实报告、客观评价民俗现象以及提出保护措施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其次,这项工作对于民俗学等学术研究来说并不算是份外之事,相反却是研究工作回报于社会的一种成果和贡献。民俗学者个体进行的调查研究固然也可以引起调查地和社会的一定重视,但是只有他们同时也积极地普及民俗学知识,主动地参与全社会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即民俗文化遗产的行动,才能使学术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承担起他们面对社会与民众的职责。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仅就开展全局性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行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问题发表几点意见:

    一、开展全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是抢救行动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大国,只有在全国范围开展对民俗文化的普查,政府和权威机构才能对分散于各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全局和整体的把握,进而通过比较、鉴别来认清保护的重点,制定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民俗志资料都不够详尽,有些地区还缺乏一般性民俗调查,媒体一再报道的新发现使人感到我们的眼界尚存在相当多的盲点。所以,普查是保护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为把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口号和愿望变为有力的实际行动,尤其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动员与依靠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和积极性。而宣传动员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在全国普遍开展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调查可以影响和带动各个地方的干部和群众,而以调查为基础建立起国家与各级政府的民间文化遗产(包括重要的传承人)保护名单,更能调动地方的热情以推进保护工作的落实。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现时存在或遗留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展第一次全局性客观调查,还有利于全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的建立,这将为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雄厚的资料宝库,其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难以估价。利用它来编纂和出版有关中国民俗的大型丛书,制作大规模系列电视专题片等,又必然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社会教育作用和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总之,应当把开展普查作为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基本任务,而建立数据库和名录是普查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推出丛书、电视专题片等是这一行动必然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普查的重点要放在各县级以下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事象,主要是指在基层民众生产生活中现时传承、演变、遗留或尚为老人们清楚记忆的各种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从载体特点来看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指各种民间建造、制作与使用的物品,如房屋、造景、雕塑、碑刻、设施、工具、器械、器皿、服饰、玩具、美术观赏品等(有“民俗文物”的说法);后者指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文化形式与包含的内容,如口承文学、历史传说、环境知识,生产技术、消费习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节日庆典、组织制度、娱乐游戏、艺术才能、信仰心理等。但在调查中应避免对民俗作机械的分类,要从实际出发重点选择代表地方特点的事象。要注意发现民俗事象之间的实际关联,同时注意了解当地历史和典型传人的生活经历,构成内容比较完整的调查个案。鉴于过去十几年已经在民间文艺方面进行“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普查与资料汇集工作,本次普查的对象除了集成志书所缺少的民间美术等,有必要基本限定在民间文艺以外其它类别的民俗方面。但是由于普查的目的是尽力挖掘所有体现民族与地方社会文化特点的民俗事象,所以在原来集成志书的类别范围内,如果有新近发现、需要再度调查认定以及亟待抢救者,仍可以作为这次普查的对象。
    资料数据库建立的原则,是尽可能做到全面、系统,符合科学规范,利于检索使用。各级重点民俗文化财产及传承人名录(建议方案)选定的办法,是由专家组对审定过的调查资料加以筛选并对若干个案做综合评估;根据其研究、利用、宣传价值的大小,代表性的强弱,品位的高低,需要抢救的迫切程度等,分别轻重缓急和有限度地列出不同级别的名录,以建议各级政府给予重点关注和保护。面向社会的丛书和电视片,应根据调查资料取精用弘,以内容丰富、生动感人、有利于正本清源和普及民俗学科学知识为目标进行编写、制作,并形成系列出版。
    普查根本出发点,是针对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民俗文化正迅速变化、消失,甚至受到盲目破坏的状况,使我们开展的民俗文化资源调查、编目、研究、宣传等各项活动,能够在全社会造成连续的和广泛的影响,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民俗文化传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配合即将通过和颁布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为这一法律的实行提供必要的总体性参考资料。我们相信,这样的民俗普查将促进各级政府、文化工作单位和全体国民更加尊重前人创造、绵延积久的生活文化与实际知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同时,尽力使它们得到应有的继承和利用;更加珍惜我们身边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中对它们给予必要的保护、合理的开发;更加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及无穷智慧,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新文化;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从民俗文化中体验和反思我们民族的精神,特别是据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而努力奋斗。

    二、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将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行动首先设计为一项全国性大型文化调研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抢救什么”和“如何抢救”的问题,为我们的行动建立起一个牢固的科学认识基础,而这些认识又必将促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更加自觉地反观我们全体同胞生存发展的历史,更加清醒地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土壤,以在建设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前进路程中迈出更加稳重的步伐。因此,它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基础性文化工程。
    现在提出建立这一设想,与已经实施多年并接近尾声的“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大型项目有直接关联。在80年代中期启动由我国文学艺术界、文化界各方力量联合承担和协同开展的“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它在最初几年里动员和组织数万人对全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丰富蕴藏开展了大规模普查,在后来十多年里对所搜集的浩繁资料进行严格审定、筛选,出版了十大类代表性作品的省级卷本,加上地区和县级以下的各种选本,形成洋洋大观的资料汇编,被誉为建起了我国民族民间文艺的“万里长城”。但是,由于当时对民间文艺以外的大部分民间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尚缺乏足够认识,形势又没有今天这样紧迫,特别是民俗学学术研究的理论、方法、经验、技术条件等都还比较薄弱,因此没有能及时利用当时组织起来的人员和机构更广泛地开展民俗普查,而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留到了今天。现在我们已有条件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比起对民间文艺的普查与集成,对民俗的普查与编排整理要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特别是它要求调查者本身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修养,较强的观察、发现、理解与文字描述能力等,但是随着时间的前进,民俗学的局部调查已经积累有诸多宝贵经验,理论研究也发展顺利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现在来实施这一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大规模行动,在学术条件上已经时机成熟。我们期待着它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和全世界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帮助我们认准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土壤,让我们拥有更加丰厚的对话资本,同时为增添人类文化知识财富做出我们的更大贡献。这个具有百年大计意义的项目,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和勇敢付出。

    三、严峻的形势决定着抢救行动的性质

    所提出的这一行动计划被冠以“抢救”二字,是看到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它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目前,我国正加快现代化经济建设并迅速融入国际社会,我们的城乡社会已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日益加剧。在历史大踏步的前行当中,往日曾伴随我们的许多民俗文化正悄然远去,而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记住,更不要说重温它们。现在,清理研究它们的工作相对迟缓,将它们作为资源而给予必要保护的工作更是滞后。反过来说,由于我们的认识和工作没有跟上,许多本来可以保存、可以被记录的民俗事象都过早的地遭到破坏和抛弃。因此,如果再不加紧开展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那么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来丰富我们今天的精神生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参与广泛的国际对话等美好愿望,就都难以实现。此一行动,是要改变我们在保护和抢救民俗文化方面工作的被动局面,也是我们当前必须经受的一场艰难的考验。它需要从扎扎实实的普查做起,再通过调查成果的宣传与推广,尽力促使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都更加关心和重视这项工作,进而推动有关制度的建立。
    应当说,民俗在今天遭遇到巨大冲击也有它自身时代局限的原因,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阻止其变化,也不可能强行挽留它。然惟其如此,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它的调查力度,将它原来的真实面貌和实际发生的变化尽可能周详地记述下来。对那些富有历史教育意义、具有明显研究、利用价值而濒临断绝的民俗,更要加紧调查并提出合理建议,促使各级政府与有关单位采取必要措施而加以抢救和保护。它将对大量民俗文化图文资料加以汇集、编排,建成资料库,这本身就是保护民俗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推动民俗文化研究等学术的发展

    科学地清理和认识我们中华民族原有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基础,客观地观察和理解现代化过程中我国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当代许多研究中国的人文社科学者共同致力的方向。其中的民俗学,基本特征是“眼光向下”,即着重对实际表现、蕴藏于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以及创造、传承、享用这些文化的情况进行考察研究,因而给许多其它学科提供了新的视野与认识,成为一门“显学”。此外有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文艺学等,也大多关注民众社会和文化。现在几乎没有哪个人文社会科学可以不顾民间的事情而能研究好中国的问题。由于所要普查的对象即民俗文化传统,既包含着历史又包含着现实,因此就必然为民俗学等学术研究提供大量事实资料,其中必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些资料的积累与发现,再加上深入基层的实地观察和感受,将促使民俗学等学术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客观基础上,产生更多的研究课题,形成更先进的方法和研究思路,从而得到向前发展的巨大助力。
    现在提出这个重大的文化工程,也是考虑到民俗学等学术事业的发展正遇上有利的时机,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形势的积极方面看,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以来,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精神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广大群众在文化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的重新建构中,在地方经济包括文化产业的开发思路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办法方面,都已注意对历史上的精神传统和民众中蕴藏的智慧加以发掘利用。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发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正被群众给予一定恢复,变通地融入于现实生活,也在与外界的交往中日益显现出它们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这些都为我们调查和研究民俗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方便的条件。同时也必须看到形势的另一面,在经济大潮和社会变迁过程中,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不少地方的民俗文化正处于衰微境况或者正走向消亡。这中间,也包括由于建设、移民、开发旅游等举措,而使一些地方尚在的民俗被有意无意地阻断、破坏。近年来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随意更改历史记忆、虚构民俗景观的现象,还发现有些对民俗的解释实属牵强附会、似是而非。所有这些不仅损坏民俗遗产,伤害民众情感,也使学术研究遇到麻烦和障碍。正反两方面的情况都呼吁着有关学术研究人员要走进生活当中,主动参与保护利用民俗资源的群众实践活动,使学术研究与现实经济文化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工程”的提出正是对这些呼吁的响应。

    五、向全社会普及推广关于民俗文化资源的科学知识。

    学术工作者在为社会服务方面,一个重要任务是向广大群众普及推广科学文化知识。就民俗学而言,更应该做到“取自民间,还于民间”。而一般民众虽然拥有实际生活的大量知识,是自己地方民俗文化的主人,可是并不一定了解异地他人的民俗,更不一定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来反观思考自身的文化,所谓“熟视无睹”或“不识庐山真面目”都是有可能的。特别在当今时代发生巨变,民俗面临冲击的情况下,广大民众更加需要接受民俗学等科学知识,用来提高觉悟以适应生活的变动,做出文化的选择。民俗学等学问可以帮助人们回答我们原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历史过程中是如何延伸与变化的,今天应该如何继承和改变它们等问题,因而在当前加强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内容。本工程项目全部过程的展开由于与各地干部群众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又有系列成果面向社会推广,所以事实上它是向全民进行文化科学教育特别是普及关于民俗文化科学知识的一次大型活动。
    在科学知识、思想等宣传推广方面,普查活动带有较强针对性,它将重点为我国的民俗文化正本清源,对它的历史价值和资源意义加强认识。虽然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上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移风易俗,批评和杜绝迷信落后的文化现象等,但是这些工作绝大部分需要从正面教育入手和常抓不懈;而目前由于某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致使我国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正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方面形势比较紧急,如不加紧工作以使局面很快改观,就将直接影响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也同国际上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一致行动相违背。不利局面的发生有着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某些人的思想认识有误区,特别是简单地将传统与现代化二者对立起来,具体如:一叶障目,不识泰山,片面夸大传统的落后,甚至认为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推翻传统;急功近利,认为损坏一些民俗文化遗产属于迫不得已;缺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不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文化创造及其在当前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过分崇尚外国,以为只有外来文化才是现代化文化等。计划项目的实施将在全社会普及民俗文化知识和起到科学教育作用,促使人们抵制和摆脱错误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从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处理好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能自觉地意识到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在保护行动上形成一致。

    六、配合有关法律的建立实施,配合“以德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

    现在一些有价值的民俗文化资源之所以面临毁坏、消失的危机,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目前文化环境中存在着粗鄙化、庸俗化严重倾向,在文化市场发育过程中有关制度、法律没有跟上等方面的原因。而一些人迎合消极不良的文化消费风气,钻市场规范不严控制不力的空子,只图金钱,不讲道德,惟利是图,巧取豪夺,起着推波助澜,败坏文化的恶劣作用。其中就包括肆意虚构、伪造、毁坏、偷盗、走私民俗资源等行为。为减少和杜绝这些严重情况的发生,显然需要依靠法律的手段。由于片面追求发展和急功近利的一般动机而造成民俗资源受损的情况,有的也要用法律武器并配合以教育来解决。全国人大即将出台我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大事。本“工程”项目的计划和实施,将有力地配合这一法律的落实,它主要是将通过普查、汇集、筛选而提出的各级主要民俗财产及传承人名录,供给法律部门执法时参考。同时它亦可以根据本项目宗旨适当接受立法执法机构委托的有关调研任务。
    我国各地分布存在的民俗文化,密切联系着当地人民以往和现在的生活与情感,记载着他们艰苦卓绝生存发展的历史,标志着他们精神性格和理想愿望,是民众集体与其中英雄人物的共同创造,是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和文化传统正是以所有这些地方民俗文化为基础、为依靠,生机勃勃地存活、流传于广大基层社会之中和世界的天涯海角。我们很难离开它们而仅从精英文化方面谈论民族的凝聚力、自强不息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今天我们在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应该进一步尊重和加强研究他们的生活文化与精神传统。普查和保护中国民俗文化资源和遗产,是顺应了这一现实需要而提出的,如果得以开展,必然有利于全国人民用科学的理论、思想、方法,发觉、总结和反思我们自身的民俗文化,把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提高国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社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配合“以德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

    以上是关于开展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行动的一些意见,集中于主要活动内容、性质和意义等方面,至于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如何加以组织,有哪些具体实施的办法等,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集思广益,更需要向国家有关领导部门提出议案。有必要说明,这篇文章的框架最初是为起草报告而设计的,其中的思考并不完全属于我个人,由于有幸接触几位思想敏锐且对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作极为热心的同志,写作中得到很多启发和鼓舞。但是文中如有偏颇和错误之处,则应由本人负责。


责编:邢立双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电视批判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