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朝戈金]在创新工程中贯彻“走转改”推进学风建设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27  作者:朝戈金

  启动和推进创新工程是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主要工作之一,若能将当前中央倡导的“走转改”贯彻其中,对于保证我院创新工程落到实处、产生实际收效具有保障作用。

  1.积极传承优良学风

  在我国诸多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学创作和传承基本在口耳之间完成。因此,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为研究方向、以活形态口传文学为重点研究内容之一的民族文学研究所便需适应这一基本国情,走进基层、深人民间,将这些长期被忽视的口头艺术精品收集起来,加以保护和研究。所以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努力践行院里推行的国情调研和当前的“走转改”活动。

  自建所之初,我所的老一辈领导和前辈学者就努力倡导科研人员走人田野、抓第一手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基地”。他们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形成了优良传统。后来的青年学者也在追随他们步履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田野工作习惯。

  近些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界的普遍心态和工作作风也深受影响,一些浮躁情绪、急就章式的成果时有露头,所党委和所领导班子意识到,如果不坚定地倡导优良学风,不继承传统、弘扬学术正气,一旦养痈成患,再行施救就晚了。因此,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在研究中倡导对民众立场的尊重、对学术伦理的恪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两个做法,即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和制度化的建设。

  此外,我所领导班子一直鼓励青年学者在形成自己学术重点和方向时,尽量把前人的资料成果与自己搭建的第一手资料体系结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资料基础,形成深入田野的持续保障路径。

  2.建立有利于良好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

  基于对自身学科和我辈学者使命的深刻认识,民族文学研究所早在2003年就提出“四梁八柱”的工作方针。其中“四梁”之一就是田野研究基地的建设,我们陆续与内蒙古的扎鲁特旗、青海的果洛州、广西的田阳县等地方政府联袂共建了十个“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科研人员深人这些基地,定期追踪、持续积累资料,培养了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脚踏实地为民众服务的情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及从实践中生发理论、创新理论的能力;纠正了一些学者照搬书本、照搬外国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了他们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几年的运行,这套工作思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批优秀、有实地工作经验、富于奉献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工作团队初步形成。

  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只有深人实地、了解情况才能形成合理的工作思路。据此,我所结合学科和学术发展规律制定了本所中长期发展方针,形成了本所工作的重点和优先发展事项。多年来我所申报和立项的重大和重点课题多是深人基层的资料收集项目,这些课题渐次完成,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和社会效益,在脆弱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消亡的今天,这些环环相扣的基础性工作.已经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其紧迫性、重要性和长久的学术文化价值。

  在科研管理和制度建设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例如我所结合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引人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指标,不以发表成果的数量为单一考量标准,而是综合考察奉献精神、团队意识、大局观念、学风作风等。这对科研人员产生了有力影响,逐渐形成了比较健康的舆论氛围。此外,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我们购买保险并形成制度,让深入偏远地区的学者和他们的家人安心。

  3.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领导表率作用

  所领导班子不仅倡导脚踏实地、深人基层的学风和工作作风,而且身体力行,起到了表率作用。主要领导带头发表了如《站在民众的立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族志立场》等文章,既丰富了研究内容,又提倡了正确的学风。负责国情调研的所领导,长期坚持深人第一线,率领团队到最艰苦的地方从事调研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是紧密联系的,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我所领导班子一直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不仅要求科研人员要有社会责任感、科学道德精神、尊重知识产权,而且还把这种要求落实到学科范式的建设中。例如,采集民间艺人口头演述文本时,采录者要事先让艺人签署“权利让渡书”。没有遗产持有人的事先知情和主动允许,不得进行采录活动。这种做法既体现了对民众知识的充分尊重,又避免了过后发生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此外,我们还非常重视不负责任的诬告现象的发生,我们坚决反对从个人私利出发,对处于直接或潜在竞争关系的同行无端地进行诽谤。我们认为健康学风的培养应包括对烙守学术道德的鼓励和对违反道德的申斥。

  总之,学风建设不是一时性的工作,可以抓抓放放,而必须常抓不懈。如果学风问题和工作作风问题不解决好,就会酿成大患,学术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也就真的堪忧了。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2012年4月2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