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始末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4-12 作者:刘大先
我国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58年7月17日,时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领导的何其芳在中共中央宣部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座谈会上提出,中国的文学史不能仅仅是汉族的文学史,于是有了编写民间文学史和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动议。周扬在该次会议上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三选一史”(即歌谣选、故事选、谚语选和文学史)的计划。中宣部于当年8月15日将《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史编选工作座谈纪要》转发各地,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大规模搜集研究工作的展开。遗憾的是,生机勃勃、发展未久的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而陷于停顿。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成立,中国文联的刘锡诚在其《文坛旧事》(武汉出版社2005年)中认为是在1979年10月的文代会期间,由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马学良和钟敬文提议,周扬当场拍板,并指令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负责人、语言学家傅懋勣负责筹备成立的。此说法可能来自于钟敬文在《周扬与民间文学》(张光年题、王蒙、袁鹰编《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一文中的回忆。此说流传颇广。在中国社科院成立30周年之际,笔者在对参与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后又担任该所第二任所长的王平凡同志访谈中,发现民文所的创建,从最初参与人员到重大事件的时间和过程,都与上说不同,可见上说不准确。
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宏大学术体制的设计,具体研究机构的建设却要晚很多。1979年初,长期研究民间文学的文学研究所贾芝和毛星同志在征得所领导陈荒煤同志同意和支持后,找到院政治部王平凡同志,商谈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机构事宜。该提议随即上报副院长周扬同志。周扬同志很快就召集专门会议,议决由贾芝、毛星、马寅(国家民委司长)、马学良(中央民院教授)、王平凡五人组成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筹备组,负责起草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报告签署日期为1979年2月3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从发展文学事业的方面来看,少数民族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以及文艺理论遗产,可以说占据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能够增强民族团结,提升民族自尊,巩固民族凝聚力。
2月20日,中国社科院委托文学研究所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文科规划暨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会议。时任国家民委主任的杨静仁和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副院长周扬指示,拟在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筹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分所。贾芝、毛星、王平凡等人同云南省委宣传部协商后,经中国社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梅益同意,率先在云南筹建分所,10月云南分所成立(数年后归地方管理)。
3月,筹备组拟定了《关于建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方案》的草稿,具体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方向:抢救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编修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编订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各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与邻国之间的文学交流等。该规划框架迄今没有重大改变。
5月18日,中共中央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胡耀邦批准了中国社科院社科(79)政字第45号文件《关于一九七九年增加编制的请示报告》,并于6月4日将请示和批示一并送交国务院。该请示报告规划中国社科院将于1979年再建立十个研究所,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所、计量经济研究所、院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等。其中,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计划编制150人,研究人员逐步调配,拟修建8000平方米的办公室,3000平方米的宿舍楼。筹备期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光还专门给筹备组调拨汽车一辆用以考察选择施工建设地点。由此可见当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979年9月 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这个时间比前面提到的第四次文代会上周扬拍板要早一个月。经胡乔木同志提名,第一任所长为贾芝,副所长马学良。少数民族文学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刘魁立兼任﹑副主任委员由仁钦道尔吉兼任。建所初期,设有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藏族及青藏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西北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南方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理论研究室﹑《格萨尔王传》研究室和《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编辑部等。
近30年来,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与发展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成绩巨大。承担并完成了多个国家重大的科研课题,并培养出了一批学历高、精通外语和民族语、业务能力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少数民族科研骨干。今天,我所在中国人文学术发展格局中,已经堪称资料学中心和学术研究中心,并正在向人才培养中心发展。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口头传统研究方面,特别是在史诗学和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等领域,已无可争议地居于领先地位。我所学者也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国家文化建设大潮中,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在各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成立,中国文联的刘锡诚在其《文坛旧事》(武汉出版社2005年)中认为是在1979年10月的文代会期间,由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马学良和钟敬文提议,周扬当场拍板,并指令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负责人、语言学家傅懋勣负责筹备成立的。此说法可能来自于钟敬文在《周扬与民间文学》(张光年题、王蒙、袁鹰编《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一文中的回忆。此说流传颇广。在中国社科院成立30周年之际,笔者在对参与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后又担任该所第二任所长的王平凡同志访谈中,发现民文所的创建,从最初参与人员到重大事件的时间和过程,都与上说不同,可见上说不准确。
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宏大学术体制的设计,具体研究机构的建设却要晚很多。1979年初,长期研究民间文学的文学研究所贾芝和毛星同志在征得所领导陈荒煤同志同意和支持后,找到院政治部王平凡同志,商谈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机构事宜。该提议随即上报副院长周扬同志。周扬同志很快就召集专门会议,议决由贾芝、毛星、马寅(国家民委司长)、马学良(中央民院教授)、王平凡五人组成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筹备组,负责起草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报告签署日期为1979年2月3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从发展文学事业的方面来看,少数民族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以及文艺理论遗产,可以说占据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能够增强民族团结,提升民族自尊,巩固民族凝聚力。
2月20日,中国社科院委托文学研究所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文科规划暨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会议。时任国家民委主任的杨静仁和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副院长周扬指示,拟在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筹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分所。贾芝、毛星、王平凡等人同云南省委宣传部协商后,经中国社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梅益同意,率先在云南筹建分所,10月云南分所成立(数年后归地方管理)。
3月,筹备组拟定了《关于建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方案》的草稿,具体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方向:抢救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编修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编订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各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与邻国之间的文学交流等。该规划框架迄今没有重大改变。
5月18日,中共中央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胡耀邦批准了中国社科院社科(79)政字第45号文件《关于一九七九年增加编制的请示报告》,并于6月4日将请示和批示一并送交国务院。该请示报告规划中国社科院将于1979年再建立十个研究所,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所、计量经济研究所、院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等。其中,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计划编制150人,研究人员逐步调配,拟修建8000平方米的办公室,3000平方米的宿舍楼。筹备期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光还专门给筹备组调拨汽车一辆用以考察选择施工建设地点。由此可见当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979年9月 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这个时间比前面提到的第四次文代会上周扬拍板要早一个月。经胡乔木同志提名,第一任所长为贾芝,副所长马学良。少数民族文学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刘魁立兼任﹑副主任委员由仁钦道尔吉兼任。建所初期,设有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藏族及青藏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西北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南方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理论研究室﹑《格萨尔王传》研究室和《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编辑部等。
近30年来,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与发展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成绩巨大。承担并完成了多个国家重大的科研课题,并培养出了一批学历高、精通外语和民族语、业务能力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少数民族科研骨干。今天,我所在中国人文学术发展格局中,已经堪称资料学中心和学术研究中心,并正在向人才培养中心发展。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口头传统研究方面,特别是在史诗学和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等领域,已无可争议地居于领先地位。我所学者也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国家文化建设大潮中,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在各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